第四百九十九章 陆老的请求
br />   不断提高“科学”教育的难度,主要目的当然是在哺育工业化并不是为了难而难,而是工业化不断深入,需要的人才素质也会不断提升。

  不过同时也有附加效果不断将所有人的起跑线,尽量拉到更接近的程度!

  毕竟在“科学”方面,士族子弟的家庭优势,基本也就只在“氛围”上了。

  万一赶上倒霉的,家里有些守旧派的话,说不定还会起到反作用。

  至于家庭辅导……

  不是白图歧视他们,别说县学,以现在楚国的乡学四年、县学四年的学制来说,真的开了科学一科的话,蒙学二年级的内容,他们没接触过的“名士”,也都辅导不了!

  如此一来,除了令起跑线更接近之外,也有隐性的好处,那就是令士族的少年们明白家里长辈的话,也未必是对的,你在乡学二年级的时候,就能在一些方面超过他们,没必要迷信士族权威。

  这样也能够促进他们对“楚学”的吸收……

  白图其实能够想象到,不少士族内部,在教导族内子弟“楚学”时,都可能是夹带了私货的。

  毕竟人家的切身利益在那,大家都想做“仁者”,但前提都是想要保证自己,永远有资格做“仁者”。

  不过当士族子弟也以县学为重之后,双方的差距就已经很有限,并且……白图其实也不是很愿意强调“双方”。

  毕竟化双方为一方,才是楚学的最终追求。

  至于士族对既得利益被分薄而不满,进而打压平民阶层之类的……

  总体来说,一定会有这方面的因素,不过……正如楚学的核心“仁者爱人”,后半句的“爱人”,是指以人为本,而前半句的“仁者”,则是体现了对人性的信心。

  两者缺一,则楚学的根基就不复存在。

  如果根本不相信会有“仁者”,那楚学终究是镜花水月,只有在相信的基础上,谨守“爱人”的底线,令“仁者”不断增加,楚学的最高追求“四良如一”才有实现的机会。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从蒙学开始,就教导蒙童,“四良”平等。

  不过让七岁的孩子这么认为,只是一个开始,能让七十岁的人,也这样认为,楚学才算是最终实现。

  当然,白图估计到时候,楚国还存不存在都两说,大概率……应该是不存在的吧?至少楚王的冕号,应该是已经不存在了。

  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