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国的“缺陷”
州既没有工坊、相对战乱又少一些,人力成本低到吃土的价尤其是官府征发劳工,那就真是吃土的价,连饭钱都不够!

  故而秦宓不会理解,对于楚国来说,节约纤夫的人力、劳工的人力,有多么重要。

  现在楚国的人力可“贵”得很,真是恶劣地段的纤夫,一个月的工钱能抵得上百亩地一年的收成!

  不是白图特地多花钱,而是工坊兴起之后,人力自然而然的宝贵了起来毕竟整个楚国才一千二百多万人口,耕作效率提升、并且工坊技术跟上之后,城镇化的速度快的飞起。

  虽然变革过快,代表着各方面的麻烦增加,但是由此也有许多白图之前没想到的、附加的好处出现……

  比如荆扬世家豪族藏匿的那部分人口,基本都已经被普查了出来。

  毕竟在乡下种地的话,朝廷不容易查、一定程度上也不愿意翻脸式的查,不过进了工坊,那就必须有楚国户籍!

  一来是再怎么“壕”的世家豪族,也扛不住在人力价值飞涨的时候,依旧藏着大量匿户来低效率的耕作、为仆、苦力,二来很多匿户和世家豪族也是挂靠的关系。

  只是之前相比于天高皇帝远的朝廷,更相信乡中的豪族而已,在人力飞涨的同时,他们也自然而然的、愿意主动脱离世家豪族,站回到楚民的位置。

  与此同时,逐渐将工坊作为重要收入的世家豪族,亦或者说是“工坊主”这一新兴群体,十分热衷于引渡流民……

  “捕奴”行为被楚国大力按着,禁奴本来就是楚国的立国根本之一,这方面无法变通,不过……楚国可是欢迎各地百姓移居的!

  反而是中原等地的朝廷,要捂着禁止百姓流通这和生产力极大发展之后,人口已经满溢后的情况截然不同。

  楚国,只要遵守楚律,什么人都要!

  哪怕是白图以贸易作为筹码,也只能要求魏国、汉室,放开对科举人才的移居限制,而无法直接威胁对方,解除所有移居限制,放任百姓南渡,否则对方绝对分分钟翻脸。

  如此一来,普通中原百姓,无力自行移居,然而……世家豪族们却有自己的渠道!

  白图也是最近才发现,为什么“各地流民”涌入的数量居然越来越多,完全没有减缓捕风卫深入调查发现,是有部分荆扬士族,与中原、关中,甚至是北方、辽东的大族对接,稳定的将一部分人口交易了过来……

  有些是外地大族的匿户、仆人,也有些是想要迁来楚国,不过缺少门路的普通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