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变化的礼部
msp; 从江山苑的礼部官署出来之后,简雍有些感慨的叹息了一声,带着三分欣赏、以及七分的无奈。

  柳毅见状问道:“简兄何故叹息?不会是被礼部说得头疼了吧?”他和简雍算是比较熟悉的,而且辽东和坐镇青徐二州的刘备,也没什么利益冲突,自然能开得起玩笑。

  然而简雍却严肃的看了看柳毅,之后反问道:“柳兄不这么觉得吗?”

  柳毅闻言一滞除了夏昭没有经验之外,其他人其实都有这感觉!

  简雍以前感觉,出使楚国的时候,只有面对楚王、亦或是群臣的时候,会比较棘手,单独在外交层面应对礼部,其实要容易得多,相当于已经通关了,再走个流程而已。

  然而现在即使是礼部,也越发的“人心不古”起来。

  以前是楚王和鲁肃、贾诩等人的那关不好过,只要他们那里吐口,再和礼部接洽,其实很有“套路”,而现在……礼部也越来越专业!

  本来礼部的主要职权,就是推广教化和对外交涉……

  不过在对外交涉方面,“礼”只是外皮,礼部并没有决定权,并不是只要符合“礼”,礼部就可以做主答应什么外交条件。

  真正的内核,是按照六部一同商定的国策,来为楚国争取最大利益!

  甚至推广教化,也不仅仅是乡学、县学这类“教化”,还包括以戏曲等手段,对内、对外的宣扬楚国威德,也是推广教化的一部分。

  这就有些难为礼部的老学究们,为此礼部也在革新。

  不仅提拔一批巧舌善辩之事上来,弥补以“大儒”为主的礼部,在外交方面的缺陷,同时原本儒家在礼部的权威,也有意的在被削弱!

  因为礼部要宣扬的是“楚”,而不是“儒”……

  善辩之士,按照先秦的学术划分,接近于纵横家,按照后世的划分,应该算是“阴阳家”,毕竟说话总是阴阳怪气的。

  这样的人才也一直没有消失,只是大儒们对于这类人才,一向是敬而远之,现在要他们也和自己一起,经营“维护礼乐”、“宣播教化”的礼部,就令他们有些别扭。

  有种我的礼部脏了的感觉……

  不过效果也很明显,现在礼部已经越来越正规,之前要楚王这位“最终决定者”,以及民部、户部等等部门,来直面外来使者,才是并不正规的“权宜之计”。

  毕竟万一和礼部谈崩了,还有楚王可以兜着,但是和楚王谈崩了,那就是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