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4 康王裴谦(中)
�。
因为此时的大宋,他附身的这位赵构,就是不可替代的唯一皇帝人选。就算这些文臣们胆大包天、排除万难想另立一个新君,也根本找不到人。
天下百姓只认这个皇帝,而且外界还有金兵在虎视眈眈,若是皇帝真把摊子掀了,谁都没有好日子过……
而皇帝上次让李纲痛打汪伯彦、黄潜善,这次又跟在文武百官面前说出这番惊世骇俗的话语,其实都是在表达一种态度,就是他确实是会掀桌子的。
而大宋的大部分文臣,都是欺软怕硬的。
当对方讲道理的时候,他们就总能找到无数的道理去反驳,不论是用圣人之言也好,用祖宗之法也罢,总之,他们或许不能把事办成,但让事情办不成,那绝对是一把好手;
可如果对方不讲道理,只用拳脚说话,那这些文官们就会立刻妥协了。
金兵是如此,此时的新官家,也同样是如此。
所以,裴谦虽然也多少对这些群臣有些期待,希望他们尽快地送自己一程,但内心中也知道,这多半不太可能。
尤其是在李纲的主持下,整个朝堂最终多半还是会妥协,逐渐地将兵权交到这位小将岳飞的手中。
裴谦并不指望着真能一步到位,但只要有这样一个过程,这位岳飞应该就能很快地将这些权力抓在手中。
……
至于岳飞,此时的心情当然是复杂的。
原本他的这封上书,并未期待着太好的结果。
他毕竟只是一个小小的武翼郎,虽然在之前也立下了许多军功,甚至在军中颇有名气,但要掺和朝堂上的大事,确实是太不自量力了。
但靖康之变的惨状,以及这位新官家即位之后明显是想南渡偏安的一系列操作,还是让岳飞心中充满着意难平,忍无可忍之下,才终于上书,将自己心中的愤懑给全都发泄了出来。
按理说,他是欣赏李纲的,也知道李纲与汪伯彦、黄潜善之流不同,是真正的治世能臣。
但他还是在奏疏中将李纲也骂了一通,可见这段时间建炎朝廷的一系列行为,已经彻底激怒了他,让他忍无可忍。
而后,岳飞在坦然之余,也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不甚乐观的预估。
最好的结果,无非是朝廷听取了自己的建议,稍微更改了一下方略,对自己有所安抚和褒奖;
次一等的结果,没采纳建议,但也不会追究自己的责任,又或�
因为此时的大宋,他附身的这位赵构,就是不可替代的唯一皇帝人选。就算这些文臣们胆大包天、排除万难想另立一个新君,也根本找不到人。
天下百姓只认这个皇帝,而且外界还有金兵在虎视眈眈,若是皇帝真把摊子掀了,谁都没有好日子过……
而皇帝上次让李纲痛打汪伯彦、黄潜善,这次又跟在文武百官面前说出这番惊世骇俗的话语,其实都是在表达一种态度,就是他确实是会掀桌子的。
而大宋的大部分文臣,都是欺软怕硬的。
当对方讲道理的时候,他们就总能找到无数的道理去反驳,不论是用圣人之言也好,用祖宗之法也罢,总之,他们或许不能把事办成,但让事情办不成,那绝对是一把好手;
可如果对方不讲道理,只用拳脚说话,那这些文官们就会立刻妥协了。
金兵是如此,此时的新官家,也同样是如此。
所以,裴谦虽然也多少对这些群臣有些期待,希望他们尽快地送自己一程,但内心中也知道,这多半不太可能。
尤其是在李纲的主持下,整个朝堂最终多半还是会妥协,逐渐地将兵权交到这位小将岳飞的手中。
裴谦并不指望着真能一步到位,但只要有这样一个过程,这位岳飞应该就能很快地将这些权力抓在手中。
……
至于岳飞,此时的心情当然是复杂的。
原本他的这封上书,并未期待着太好的结果。
他毕竟只是一个小小的武翼郎,虽然在之前也立下了许多军功,甚至在军中颇有名气,但要掺和朝堂上的大事,确实是太不自量力了。
但靖康之变的惨状,以及这位新官家即位之后明显是想南渡偏安的一系列操作,还是让岳飞心中充满着意难平,忍无可忍之下,才终于上书,将自己心中的愤懑给全都发泄了出来。
按理说,他是欣赏李纲的,也知道李纲与汪伯彦、黄潜善之流不同,是真正的治世能臣。
但他还是在奏疏中将李纲也骂了一通,可见这段时间建炎朝廷的一系列行为,已经彻底激怒了他,让他忍无可忍。
而后,岳飞在坦然之余,也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不甚乐观的预估。
最好的结果,无非是朝廷听取了自己的建议,稍微更改了一下方略,对自己有所安抚和褒奖;
次一等的结果,没采纳建议,但也不会追究自己的责任,又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