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关宁虎豹骑
�走来。我连忙翻身下马,骑了大半日的马,下来时一个趔趄,明明是腿酸了。

  叶思忠立即前冲两步,将我牢牢扶助,却是笑着低声说了句:“启蓝,骑术生疏了啊!”

  我苦笑摇头:“有道是北人乘马、南人摇舟,海上待得久了,我一纯北人却被你一南人嘲笑了骑术!”

  叶思忠用力捏了捏我的双臂,拉着我向前走了几步,用手向前一指,豪迈的道:“走!先带你看看我们精选出来的关宁铁骑!你命名的关宁铁骑!”

  我不由的心头一热。历史上,关于关宁铁骑的传说不计其数,其来历更是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改变不了,那就是关宁铁骑是和三国时曹操手下的虎豹骑、汉武帝的重装骑兵、唐太宗李世民的玄皂骑兵,以及岳飞的背嵬军齐名的铁军,并存于历史典籍。

  关宁铁骑的诞生,有人认为是袁崇焕募集训练的,也有人说是李成梁和袁崇焕共同训练的,但主流观点还是认为,关宁铁骑是戚继光戚都督手下戚家军的精锐所聚。

  这一支铁骑人数不多,到了袁崇焕时大约三千,但是战斗力极其强大,常能以一敌十、战无不胜,实为大明朝末期北方的一道屏障。

  待到袁崇焕殒命,关宁铁骑转隶于吴三桂手下。

  《明季北略》中曾明文提到:“三桂手下有‘关宁铁骑’数千,皆敢战,建州为之惧。”换句话说,在吴三桂尚未降清之时,这几千关宁铁骑因为战力强大,为那些马背上的女真满洲鞑子深深畏惧,足以见其威猛!

  后来吴三桂降清,带领着关宁铁骑反攻京师,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大明的败亡。其后的关宁铁骑在吴三桂的率领下,数度与清军分分合合,并在康熙二十年时迎来了铁军最后的末路。

  其原因在于,关宁铁骑的后裔随着吴三桂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三藩之乱”,面对以一隅敌全国的劣势,关宁铁骑的最后一支流尽了最后一滴热血,在消耗康熙五十万兵力之后,随着吴三桂的败亡一同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喜欢编纂历史、更喜欢篡改历史、尤其喜欢贬低明史的满清鞑子在对关宁铁骑的记叙上语焉不详,始终含含糊糊,但是笔锋之间多见仇恨贬损之意。

  所以从敌人反对的就是我们要拥护的角度去考虑,足以证明满清鞑子对关宁铁骑这支铁军敬畏与憎恨交织的复杂感情。

  如今,这支铁军就呈现在我面前,盘山脚下宽阔的校场上,四千关宁铁骑呈四个分队,彼此隔着百米,静静的立着。

  除了马匹偶尔摇晃头尾,或者微微喷出的响鼻之声,整个关宁铁骑的队伍宛如石雕,远远望去一动不动,充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