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欲信大义于天下

  “你敢编排我父王?你是不想活了吗?小心我把你送到父王面前。”李存勖故作脸色阴沉,似乎生了气。

  “在下相信殿下不会这么做。”郭崇韬浑然不惧,“在下在晋王手底下为官多年,对晋王性格已经了然于胸。晋王空有曹孟德之雄心壮志,却为人器小,难成大事。殿下即是晋王唯一亲子,便应当封为储君培养。不过晋王却不这么认为,仍对殿下百般防备,虽然可能是想要历练殿下,但他却忽视了穷则思变的道理!”

  郭崇韬望了李存勖一眼,见他没有怪罪的意思,又继续说道:“晋王虽雄韬武略,但年事已高,这样的人割据一方尚且足够,但要称霸天下却是不足。而李嗣源虽然权倾晋国,但此人心胸狭窄,太过心狠手辣,不是宽厚明君。”

  见李存勖沉默,郭崇韬又开始发言,似乎越来越激动了,完全没有受制于人的觉悟。

  “在下观察殿下很久了,殿下能够善待部下,知人善用,心胸宽广,又善于把握时机,擅长奇制破敌,加上晋王世子的身份,以此作为根基,日后定是一代明主!”

  “所以你是想提前投资?”

  “投资?”郭崇韬稍微一想便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这个词儿倒也新鲜,说是投资也没错。总之,在下是来投靠殿下的。”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这个道理谁都懂。目前李存勖根基尚浅,但是个潜力股。郭崇韬正是看中了他的潜力,这才不辞千里远道而来。当然,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官场受挫,李嗣源目前掌权,因为他曾经在奉义军任过职的缘故,就对他百般冷落,而且李嗣源在他心中也并非明主。

  看到郭崇韬如此诚恳态度,李存勖不禁想起隆中对中的刘备与诸葛亮。他会是自己的卧龙先生吗?

  “吾欲信大义于天下,君谓计将安出?”

  听到这里,郭崇韬的嘴角微微勾起,说道:“当今天下遍地诸侯,尔虞我诈,要想一统天下,唯有铁血手段!”

  顿了顿,郭崇韬又道:“大唐为何会亡?虽说与天灾人祸脱不了干系,但究其原因则是主弱臣强。藩镇的军事太强了,强到能够左右皇帝的意志,朱温便是最好的例子!如今大唐已亡,各个藩镇都各自为王,何也?兵强而马壮是也。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欲要成事,必有根基。在下认为,殿下要想成就宏图霸业梦,必须培养铁血强悍的军队,以此作为根基,缓图天下!乱世之中,唯有军队方能保存自己,开疆拓土。”

  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郭崇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晋国自有父王执掌,我不过是区区晋王世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