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水落石出
  八月下旬,晋军诸军终于到达江都。

  此时气温仍然很高,正如晋军将士的内心一般炽烈。

  江都的吴军将士们没放一弓一箭,便举城投降了。因为城内根本就没有守将,也没多少守城士兵。

  仍旧留在江都的,都是没有资格渡江,被抛弃的人,哪里还有心思反抗?

  吴王还有一干文武大臣,早就南下渡江,并带走了大量的财物。

  晋王李克用还没进江都,就碰到了吴国的一些九品芝麻官,在江都城外十里地跪俯拜见欢迎。

  为首的官员正是千方百计留下来的李昪。他在吴王的宫殿前,用着决绝的语气说要坚守城池,杨溥便将他留了下来。

  当然,主要原因还是李昪曾是徐温的义子,杨溥不喜欢他。

  李昪献城投降之后,李克用妥善地安置了降兵降将还有降臣。

  随后,李克用骑着马,带兵涌进了江都城。

  他走在城内,四处观察道旁,发现全是一脸灰色的百姓。

  吴国就算水军再强,也没有足够的战船来带上所有百姓。因此,这些百姓都是被抛弃的人。

  他们都畏惧晋王李克用的名声,因此这才出门夹道欢迎。

  城内大道上,李克用转头对随行文官说道:“伤亡的将士登名造册,除了本该有的抚恤之外,额外再给予抚恤。其次,派人在江都颁布张贴安民榜,承诺对城内官民秋毫无犯。另外,那件事,一定要办好了!”

  “遵命。”文官拱了拱手,立刻下去办事了。

  长江北岸,就在吴王杨溥南渡的江边不远处,一个渔夫将木船停在了一块破碎的石碑面前。

  这石碑半截埋在在江边的泥里,半截暴露在江面,满是泥土的碑面隐隐约约能看到几个字。

  渔夫瞪着眼望着石碑上的字若有所思。

  渔夫并不识字,但是他隐隐觉得这块石碑是个宝贝。

  他于是靠船上岸,找来了村里识字的老人。不过,村里也就那些人,都很爱打听新鲜事,渔夫发现石碑的事情很快就不胫而走。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都驻足江边石碑前看热闹。

  “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

  江边,一个老人一字一句地将石碑的内容念了出来。

  渔夫在一旁迅速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