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不安好心的考题
�第二道题,就足矣把这些人给坑死了。

  这是哪个王八蛋出的题!郑青鸾恨不能乐出声来!她太喜欢了有木有。

  第三道题,让郑青鸾觉得很有趣。它说的是,有个富商,有一件纯金传家宝,因做生意需要的资金不足,他就将宝物当了活当,说好的是三个月赎回。当铺检查了金器,并称量了重量为五斤一两,按金价兑换银两给了富商。三个月后,富商如期来赎回宝物,可见到自家的传家宝检验时,发现不对劲,尽管外观一样,但手感不同。富商认为当铺偷梁换柱,将自家的宝贝偷换掉了。当铺也认为富商奸诈,想讹人。于是富商和当铺闹上了公堂,如果让你来断案,该怎么判决。

  这道题从不同的角度入手,都能发散。比如从律法角度,讲一讲证据的重要性。郑青鸾也从这个角度剖析,总结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最后又回归原题,从物理的角度,说明物体的密度与质量体积之间的关系,为判决案件寻找可靠证据。

  答完这道题,郑青鸾长出了一口气。科举考试与现代的考试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题目很有发散性。不同的人,所看到的问题不同。思想深度也不同。这些都反应在卷面上,成为选才的依据。

  第四道题,是告诉你一个州县有多少户百姓,每年两季该缴纳多少赋税,这些钱应该怎么兑换,粮食需要多大的仓库,怎么储存。

  小学五六年级都能计算的问题,对郑青鸾真的没有难度。她现在倒怀疑,是不是户部或者工部捅出什么篓子了,他们管着天下钱粮工程水利,真要计算上出现了偏差,可就要了命了。朝廷是不是通过这次秋闱,强调杂学也不可疏忽呢。

  郑青鸾心里猜测,手下却没停,稍一计算,也就出了结果。她认真的验算了好几遍,才罢手。

  第五道题,是关于河工的。问你要整修一段百里的河堤,应该怎么安排。

  这个问题很有现实意义,也是一道任意发挥题。

  要答好这个问题可不容易,因为它牵扯的方方面面太多,想答全面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郑青鸾的思路又有惯性。她第一点考虑的不是征集多少人工,需要多长时间。而是想着这河堤的具体位置。在南方和北方是不同的,因为水量有差别。地理环境也很重要,沙土地和山石地是不同的,沙土地要考虑到建筑的牢固性和渗水量,山石地要考虑到施工的可行性。还有开工所谓时间,因地域的不同,节气的变化,水量都会有变化,所以,确定枯水期很重要。这些都确定以后,还要采集数据计算,要算出河堤的底面宽度,顶面宽地,坡比等等,以保证河堤能顶住压力。确定这些以后,就能算出需要挖掘的土的立方,再计算人工。确定了人工,才能算出需要的钱粮。对于征集河工,她又提出‘以工代赈’,俭省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