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萧家的产业
�没大变化。”

  “是啊!”汪兴华在车厢外靠着,“倒是这几年,南边安稳了,南北往来的商队多了,这条路也就更热闹了。隔上十多里路,就能碰上一个客栈。打尖住店都方便。”

  “哦?”郑老三坐起身来,很感兴趣的样子,“那我得好好看看。”

  一路果然不少车马走动,行商较多,很是热闹。也碰到几两马车,载着赶考的学子,看样子都是家境一般的人家,几人合租一辆马车。

  晌午的时候,在一家叫‘老六客栈’的门前停了下来。刚停下,一个粗壮的汉子迎了出来,冲汪兴华笑道:“你可算来了,这都小半年了,你就不怕我把你的那份密下。”说完就笑,才发现来的不是汪兴华一个人,“哎呦!这是有贵客了!”见汪兴华亲自赶车,要么是身份高,要么是辈分高,称呼贵客总没错的。又见马车边,从马上跳下来一个英姿飒爽的小姑娘,再想到过路的衙差兄弟们说过,汪兴华这小子结了门好亲,小姨子就是前段时间传的纷纷扬扬的萧郑氏,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感情这小子陪着老丈人出门呀。马上机灵的上前行礼。

  三郎五郎忙跳下车还礼,他们也听出来了,这客栈有自家姐夫的份子。郑老三便下车便笑道:“快别多礼!什么贵客不贵客,不过是个不速之客,要来给你添麻烦了。”

  相互谦让着进了内堂雅间,梳洗过后,桌上已经摆好精致的家常小菜。郑青鸾心道,此人还真是七窍玲珑心。出门在外,一路颠簸,绝对不会想吃山珍海味,越是家常的味道,越是舒心。

  汪兴华就解释:“你们以后少不得要常去府城的,这家店有咱自己家的份子,在里面吃用尽管放心,绝对干净!”这里说的干净,是指不会有人在饭菜上动手脚,遭了暗算。郑青鸾点头,表示明白。郑老三也小声的解释给三郎五郎听,见他们一脸震惊,他无奈的对汪兴华道:“平安啊!一路上你多给他们讲讲。没出过门,到底少了历练。”平安是汪兴华的字。

  肉炒豆芽,醋溜土豆丝,火腿炖蛋,麻婆豆腐,红烧的鸡块。都是小饭盆直接上,量大味足。白面的馒头,浓稠的玉米碴子粥,清清爽爽,很是舒服。

  临走要是给钱,那就是看不起人。郑青鸾去马车上,把本来做干粮的点心包好。这是昨儿晚上按郑青鸾的方子做的,蛋糕和五香的猪肉干。

  她笑着把东西递过去,“六哥!这是自家做的,你尝尝。要是吃着好,下次再给你捎来。”

  老六,二十四五岁的样子,爹妈没得早,早不记得自个姓什么了,只知道别人喊他老六。一个人以乞讨为生,四处流浪,长大了有力气了,就落脚在府城外,靠卖苦力为生。他头脑机灵,为人义气。几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