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
�不成还要你一老头子亲自上阵吗?

  吴小子,他儿子,更是开心了!半大小子的坐不住,以前吴婶子还盯着他读书,在平安县,他爷爷不怎么管他。唐老爷也在教他,布置了功课,不过没有以前多。吴小子做完功课后到处玩去了。他又不考状元,下那苦功夫干什么?他爷爷去章家铺子的时候他也去,被吴管家指使的团团的,这小子还挺开心的!

  小吴管家心想,平安县那边除了冷些,也没什么不好,就是不能常常见着爹和儿子。不过有峰哥儿他家常来常往的,带个信也方便!

  继祖弄完这些,脑子累死了,决定带着齐二出去玩玩。然后,他就得心专心读书了!

  还有一年多,继祖就要赶考了。族长夫子加重了功课,而且更难了。继祖完全靠点小聪明糊弄了事。不过随着功课加深,越来越难糊弄了。有时确实不懂,又没那力去专研,继祖就态度端正的承认不懂,请族长夫子解惑。

  族长夫子还很开心,曰“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切不可不懂装懂。

  继祖“……”

  所以家里的事告一段落后,重心就要放到读书上来了,要是考不中,又要等三年,又要苦三年?太悲崔了!所以一定要一次就中!

  第二十九章

  此时,继祖和几个同窗在成都府准备乡试。同来的有三姐夫赵师兄,族长家的俊哥儿,还有同族的树哥儿峰哥儿,另还有两人,一共有七个人。两年前,族长夫子请了位以前的同窗来族学教课。据说这位同窗在科举之路上走得比族长夫子远些,不过家里没什么钱,做了几年小官没什么建树还愁得半白了头发,干脆辞了官给人当夫子去了。还别说,十来年下来,还教出了不少举人进士的,算得上是位“名师”了。这回也是族长夫子亲自去请,人家还是看在国窗的份上才来的。

  别说,这位许夫子来了后,继祖和赵师兄他们的进步相当快。族长夫子学问还是扎实的,只是,那啥,什么时候都少不了“应试教育”。族长夫子主要是教他们学问,关于考试方面的就没法教了,他也没经验啊!许夫子学问也好,而且人家教学经验丰富,乡试经验也丰富。

  这年头也没个标准答案,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考得好不好,一要看学得扎不扎实,还得看运气,还要看对不对主考官的味口。许夫子主要教的就是这些。

  在族长夫子和许夫子的共同教育下,唐家族学学子们的水平提升的很快。就是继祖,原来六七分把握的,涨到了七八分。夫子看了他的文章,中是八九不离十了,只看名次了!老太太听说后,非常激动的给族里捐了不少东西!

  此次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