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主之威
>
于是,这一场宫门点将成为必然。
……
入主玉泉宫第二日,顾予初一刻也没有歇着,亲自主持了朝会。
老臣们将近半年来赫和施行的政策草草上报了一番,虽全面但却是避重就轻,丝毫没有把中堂高座的女人当做主上看待。
顾予初仔仔细细的听着,期间并没有插话和提出质疑,似乎更坐实了那些个老臣们对她有勇无谋、女流无能之辈等等自以为是的猜测。
可让他们始料不及的是,在他们自以为已经糊弄过去的时候,顾予初将她近一月的所见所闻娓娓道来,而后一一对上他们所呈报的政绩,质问他们知不知民生疾苦,有没有实地考察过所施之政的效果,逻辑之清楚、思维之敏捷、问题之犀利,让百官措手不及。
而后,顾予初又变了态度,指出了战乱之后赫和的难处,肯定了老臣们的不易,才将已然凝固成冰的气氛缓和了起来。
就在双方不知道下一步该聊些什么的时候,严霆不顾同僚的侧目,呈上自己的奏折。
原来,他已就昨日顾予初在府衙的提议拟好对当下律例的变策,其中除了堂审未定罪之人可不跪中堂外的规矩变动外,还有老弱病残妇孺堂审的宽待等等,他对所有当下律例的不合理之处全部做了说明并提出改革建议。
顾予初讶异他办事的效率,很是感动,她也清楚这本折子决非一日之功,而是严霆为官多年来反复思量的心血。这是赫和百官向她妥协的破冰,她当然不会否决,更何况这是利民的良策,所以当即命严霆全权负责此事,并要求刑司一概官员配合仔细研究,某些条件成熟的变策可先行在琼州试点,而后推行至全境。
其他官员碍于新主第一次主事的面子,且刑律小变较之他们所在乎的土地和财政而言无足轻重,故而没有人开口反对,但这一堂和气在顾予初要求恢复乐嘉彭康的新政时,却是另一番景象。
堂下这些官员执政以来,沿用了与他们个人而言最为有利的旧制,并且就赫和当下的势力进行了心照不宣的划分,若再换施新政,就等于重新洗牌,既得的利益他们怎肯轻易交出,于是纷纷站出来反对,然而可笑的是,给出的反对理由却是罪人之政不可再用的烂借口。
“引狼入室,弃城覆国这一件事,他的确是罪人,可执政之初,他的新政确是百姓所想,社稷所需,当时赫和短暂的昌盛也说明了这一点。”顾予初早知他们会如此反应,于是毫不客气的反驳道。
短暂的沉默后,有人说那时繁荣之景只是繁花一现,是赫和倾尽国库财力强行催化而成,但今时不同往日,战乱
于是,这一场宫门点将成为必然。
……
入主玉泉宫第二日,顾予初一刻也没有歇着,亲自主持了朝会。
老臣们将近半年来赫和施行的政策草草上报了一番,虽全面但却是避重就轻,丝毫没有把中堂高座的女人当做主上看待。
顾予初仔仔细细的听着,期间并没有插话和提出质疑,似乎更坐实了那些个老臣们对她有勇无谋、女流无能之辈等等自以为是的猜测。
可让他们始料不及的是,在他们自以为已经糊弄过去的时候,顾予初将她近一月的所见所闻娓娓道来,而后一一对上他们所呈报的政绩,质问他们知不知民生疾苦,有没有实地考察过所施之政的效果,逻辑之清楚、思维之敏捷、问题之犀利,让百官措手不及。
而后,顾予初又变了态度,指出了战乱之后赫和的难处,肯定了老臣们的不易,才将已然凝固成冰的气氛缓和了起来。
就在双方不知道下一步该聊些什么的时候,严霆不顾同僚的侧目,呈上自己的奏折。
原来,他已就昨日顾予初在府衙的提议拟好对当下律例的变策,其中除了堂审未定罪之人可不跪中堂外的规矩变动外,还有老弱病残妇孺堂审的宽待等等,他对所有当下律例的不合理之处全部做了说明并提出改革建议。
顾予初讶异他办事的效率,很是感动,她也清楚这本折子决非一日之功,而是严霆为官多年来反复思量的心血。这是赫和百官向她妥协的破冰,她当然不会否决,更何况这是利民的良策,所以当即命严霆全权负责此事,并要求刑司一概官员配合仔细研究,某些条件成熟的变策可先行在琼州试点,而后推行至全境。
其他官员碍于新主第一次主事的面子,且刑律小变较之他们所在乎的土地和财政而言无足轻重,故而没有人开口反对,但这一堂和气在顾予初要求恢复乐嘉彭康的新政时,却是另一番景象。
堂下这些官员执政以来,沿用了与他们个人而言最为有利的旧制,并且就赫和当下的势力进行了心照不宣的划分,若再换施新政,就等于重新洗牌,既得的利益他们怎肯轻易交出,于是纷纷站出来反对,然而可笑的是,给出的反对理由却是罪人之政不可再用的烂借口。
“引狼入室,弃城覆国这一件事,他的确是罪人,可执政之初,他的新政确是百姓所想,社稷所需,当时赫和短暂的昌盛也说明了这一点。”顾予初早知他们会如此反应,于是毫不客气的反驳道。
短暂的沉默后,有人说那时繁荣之景只是繁花一现,是赫和倾尽国库财力强行催化而成,但今时不同往日,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