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真相突至
��自己已至末路,但为了启轻楠的命和镇西王府的名声,她只能自己一人担负起全部的责任,即便遭受天下的唾骂和史书的责难也在所不惜。

  她默默走到书案之前,摊开皇后御用的绢帛,拿起毛笔,写了起来。

  过了半响,她突然抬起来头,说道:“本宫做的事从来不曾后悔,但没有做过的事他也休想攀扯本宫分毫。”

  “娘娘是想说不曾陷害怡贵妃?!”顾予初故意这样问道,心里的鼓雨点般的乱打,她感觉自己已然接近真相了。

  “怡贵妃那个jiàn)人必须是死在本宫手里,但尉迟满族的血债跟我毫不相关。”

  “与您不相关并不代表与镇西老王不相关,既然圣上让娘娘一并认了,我劝您就不要做无所得反抗了,圣上给我的第一个差事我若是办的不好,以后又怎么能坐稳秦王正妃的位置,我想娘娘也很清楚,我是有功夫的,并且不是简简单单的花拳绣腿,娘娘若是不让我好过,我定加倍奉还给您的宝贝儿子。”顾予初转了转手腕,搓摩着那枚玉铃铛,很是挑衅的看着这个曾经无限风光的万民之母。比起这个手书,她其实更想要一个答案,倘若永远都不会有答案,那这份手书便是她洗雪尉迟冤屈的最后的筹码,她必须让皇后亲手写下这份罪书,即便冤枉她又如何,每个人都有自私的时候不是么?!

  “你无耻!”启安然破口大骂,她口起伏,眼神暗淡,“他更无耻!”

  “尉迟一族七代出仕,两朝外戚,权势熏天,但却贪心不足,不知进退,企图干涉皇命、把控朝政,所以才惹怒了圣上,有了被灭门的下场,难道皇后娘娘也想赴尉迟林后尘?”顾予初见启安然仍旧不肯吐露半点当的真相,但又不敢直接质问,暴露了份,于是便反其道而行之,往自家门楣泼脏水,好看看她是如何反应,以便摸出个一二来。

  “尉迟一案早有定论,为何非要旧事重提,要让本宫背这个黑锅!”顾予初句句都绕不开尉迟旧案,这让启安然非常怀疑她的用心。

  “娘娘罪行累累,多上这一条便也不算什么。再说,您如此聪明,也一定能猜出个一二。”顾予初仍旧保持着镇定,继续说道:“怡贵妃与尉迟林的案子牵连甚广,若贵妃冤屈得伸,而尉迟林仍旧有罪,这样不仅会于理不合,更会谣言四起,凭娘娘这些年处心积虑攒下的贤良淑德的名声,天下人恐怕会认为是圣上昏聩,受秦王挑唆,为了宠妃的后名,不惜冤枉贤皇。您说,咱们圣上会让这样的事发生么?”

  “他自己做了见不得光的事什么自己心里不清楚么?却还惦记着要做这天下的明君圣主?!哈哈哈。”启安然眼神凌厉,一边嗤笑道,一边咬着牙继续提笔写下去。

  听到她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