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求证
的一生,就连自己也不例外。

  “我只不过想问一些陈年旧事,只要老王爷知无不言,老王妃定安然无愚。”顾予初扶着老王妃坐下。

  老王爷温柔的示意妻不要害怕,保持安静。为表诚意,顾予初也放下了捂住老王妃的手,好让她舒服一点。

  镇西老王见到蒙面之人并无伤人的意思,轻松了些许,也坐在榻之上。

  “你想问什么。”

  “尉迟家与镇西王府的旧怨。”顾予初开门见山。

  “你到底是何人!”老王爷锁眉质问。

  “不必再问,老王爷还是快些回答,夜深露重,冻着王妃可不好。”

  “尉迟是我的母族,并无旧怨。”老王爷不肯说实话。

  “那为何尉迟一家被污惨遭灭门,王爷作为亲长,却不为母族分辨分毫,也从想过要未查撤当年真相。”

  “尉迟林密谋齐胜齐兵造反,那是十恶之首的大罪,即便我上流淌尉迟的血脉,也必不能不分是非善恶,偏护血族。”

  “你在说谎!如果你真的是无可奈何,那我说尉迟冤屈,你不问冤从何来?”

  “年轻人,不要太过于自以为是,你说我与尉迟有旧怨,可有证据。”

  “证据?近怡贵妃的手书重现,那便是最好的证据,说明当年尉迟林并没有徇私枉法,没有私毁谋逆罪证!即便当年罪证昭昭,你不相信尉迟家是无辜的,但如今呢,可曾怀疑当年的圣意?!”顾予初明知手书为假,但仍故意这样说,因为她手里实在没什么证据能够证明镇西老王与当年之事有丝毫的关系,好在宴会之上启轻稔并没有念出书信的内容,到也可以让她好好利用一番。

  “一份手书而已,你怎知真假。即便为真,只要圣上认为是假,那便是假的。寿诞已过多,你可见圣上召集三司会审,重审旧案?既是没有,那当年之事就已盖棺定论,没有半分回旋的余地。你跑到镇南王府来质问本王,却是没有半分道理。”

  姜还是老的辣,三言两语,就把矛盾转移到明帝的圣意上来了,顾予初半分话都没有出来。

  “你不要转移话题,当年旧案之后收益最大的便是皇后及镇南王府,你敢发誓你对尉迟家半分愧疚都没有么?”顾予初有些激动,声音不自觉的尖锐起来。

  “愧疚?本王为何会有愧疚?”镇南老王哼了一声,鄙夷的笑了。

  “你没能尽全力保全尉迟一族的荣光,尉迟皇后九泉之下又岂会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