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两厢红烛
表面上对启帧心有不悦,对朝阳公主心有愧疚,但他很满意秦王及南昌王府对试探的反应,于是假意顾念怡贵妃旧情,顺了朝阳公主的陈请,下了那道圣旨。
端午后三日,黄道吉日,宜嫁娶。
秦王府红绸高挂,喜烛明灿,丝竹连绵,宾客盈门。全启都都知道秦王大喜,两门美艳侧妃同时迎娶,双喜临门,天下艳羡至极。
顾予初知道,即使她装的再若无其事,他人也会觉得她可悲可笑,津津乐道她的处境和表现。不如退避三舍,府上一切交由徐张打点妥当,不招人口舌便好,只是在临嫁前夜去了西山别院。这宅子是启帧临时赠予顾予初的,好方便予心出嫁,顾予初送上了启都最好的装扮喜娘和福婆为予心送嫁。这别院虽不大但非常清新雅致,前厅及院子里摆满了嫁妆,虽不及南昌王府的丰厚,但论价值也绝不逊色。这些也都是启帧的意思,由徐管家备置齐全,顾予初只是白捡了空名而已,对此她对启帧充满了感激。
因同时两门亲事,秦王并没有迎娶任何一门,只是在王府等待送亲队伍。南溪从王宫出嫁,顾予心从南山别院出嫁,两支队伍一北一西,浩浩荡荡贯穿半个启都城,好不风光。
这红色太过于刺眼,顾予初实在是无法做到置若罔闻,于是在王府喜气盈溢的当天,她选择了躲避。支开了临月阁所有的丫鬟去前院帮衬喜宴待客,自己则躲在屋子里喝起酒来。
其实在早晨,湖上回廊远远瞧见了启帧,只见他身着喜服,俊朗清逸,秀立挺拔,顾予初灰溜溜的躲开了启帧远远的凝视,心中翻江倒海的酸楚,但是她不敢觉得委屈,毕竟这是自己求来的,怨不得别人。
昏暗的屋子里没有点一根蜡烛,顾予初不停的耻笑自己的怯弱,她笑着又哭着,祈求这烈酒能够淡化自己的不舍与伤怀,怎奈何不喝不知道,喝醉也如此之难,她只得清醒的痛着。
月光撒了进来,予心的幸福她尽力守护了,应该不负父亲的托付,但仍不能算作一个称职的长姐,居然送不起一句真挚祝福,真是伪善。
顾予初又想起自己不知所踪、不明生死的弟弟,想起了尉迟家的血案,夜宴事发已一月,娴贵妃及弘王已被处死,加上之前方新及阮情的灭口,北齐旧案的当事人已悉数落网,但为何迟迟没有翻案的迹象,她越想越心疑,想着启帧定是手里攥着足以推翻旧案的证据,于是借着酒性,借着王府上下忙碌,她偷偷的潜入了启帧的书房。
这书房里一如平常,并没有令人刺目的大红喜字,顾予初心里有了些许安慰。她仔细摸索着,每一个可能的机关制动她都细细的检查,想看看这房里有没有可能的暗室,然而,空忙了很久竟然一无所获,只在一个紫玉长颈壶中找到了一枚月牙型鹅卵石。
端午后三日,黄道吉日,宜嫁娶。
秦王府红绸高挂,喜烛明灿,丝竹连绵,宾客盈门。全启都都知道秦王大喜,两门美艳侧妃同时迎娶,双喜临门,天下艳羡至极。
顾予初知道,即使她装的再若无其事,他人也会觉得她可悲可笑,津津乐道她的处境和表现。不如退避三舍,府上一切交由徐张打点妥当,不招人口舌便好,只是在临嫁前夜去了西山别院。这宅子是启帧临时赠予顾予初的,好方便予心出嫁,顾予初送上了启都最好的装扮喜娘和福婆为予心送嫁。这别院虽不大但非常清新雅致,前厅及院子里摆满了嫁妆,虽不及南昌王府的丰厚,但论价值也绝不逊色。这些也都是启帧的意思,由徐管家备置齐全,顾予初只是白捡了空名而已,对此她对启帧充满了感激。
因同时两门亲事,秦王并没有迎娶任何一门,只是在王府等待送亲队伍。南溪从王宫出嫁,顾予心从南山别院出嫁,两支队伍一北一西,浩浩荡荡贯穿半个启都城,好不风光。
这红色太过于刺眼,顾予初实在是无法做到置若罔闻,于是在王府喜气盈溢的当天,她选择了躲避。支开了临月阁所有的丫鬟去前院帮衬喜宴待客,自己则躲在屋子里喝起酒来。
其实在早晨,湖上回廊远远瞧见了启帧,只见他身着喜服,俊朗清逸,秀立挺拔,顾予初灰溜溜的躲开了启帧远远的凝视,心中翻江倒海的酸楚,但是她不敢觉得委屈,毕竟这是自己求来的,怨不得别人。
昏暗的屋子里没有点一根蜡烛,顾予初不停的耻笑自己的怯弱,她笑着又哭着,祈求这烈酒能够淡化自己的不舍与伤怀,怎奈何不喝不知道,喝醉也如此之难,她只得清醒的痛着。
月光撒了进来,予心的幸福她尽力守护了,应该不负父亲的托付,但仍不能算作一个称职的长姐,居然送不起一句真挚祝福,真是伪善。
顾予初又想起自己不知所踪、不明生死的弟弟,想起了尉迟家的血案,夜宴事发已一月,娴贵妃及弘王已被处死,加上之前方新及阮情的灭口,北齐旧案的当事人已悉数落网,但为何迟迟没有翻案的迹象,她越想越心疑,想着启帧定是手里攥着足以推翻旧案的证据,于是借着酒性,借着王府上下忙碌,她偷偷的潜入了启帧的书房。
这书房里一如平常,并没有令人刺目的大红喜字,顾予初心里有了些许安慰。她仔细摸索着,每一个可能的机关制动她都细细的检查,想看看这房里有没有可能的暗室,然而,空忙了很久竟然一无所获,只在一个紫玉长颈壶中找到了一枚月牙型鹅卵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