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障碍
��民营企业,保不准又是一个罐头厂啊。”

  “国发,你不用帮那个臭小子说话,他就是有一点歪脑筋,上不了台面。”李长河嘴上贬低儿子,实际上心里很高兴。

  本以为儿子到农村工作,待不了几天就会嫌条件艰苦往回跑,不成想他真的在农村站住了,而且干的有模有样。

  李长河深感自己的这一步棋走的非常正确,同时也对儿子迷途知返感到欣慰。

  在这种情况下,他才没有对曹国发提拔李宝当副乡长表示反对,而是采取观望态度。结果李宝没有让他失望,短期内搞活了一个乡镇企业,眼看着又要扶持起来一家出口额近两千万的贸易公司。

  不过这也导致一个问题,李宝将会过快的暴露在人前,成为别人瞩目的对象,这和李长河的计划不符。

  按照李长河原本的计划,李宝根本不用在农村作出成绩。只要不搞出乱子,甚至可以退一步讲,没有把单位搞的鸡飞狗跳,他就很满意了。等李宝在农村混到一些资历,或者哪天实在待不住了,就调回城里。

  哪成想李宝比李长河想象的还要能折腾,虽然都是积极的方面,但也有必要让他适当的沉一沉,养足资历,打好基础。政绩有了,遇到适当的时机,自然而然的会升上去。

  刚才得知平安乡党委书记出车祸,李长河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杨茂林无法回到工作岗位,平安乡的班子势必要调整。

  凭自己对儿子的了解,他很有可能再去找曹国发运作,万一曹国发陪他胡闹,而且成功的话,势必要把他推到风口浪尖上。

  如今自己正和市长郑文强在一建股份制改革的问题上掰手腕,眼看着就能挖出一些深层次问题,郑文强已有溃败之势。如果郑文强狗急跳墙,意图对李宝不利,那是自己最不愿意看到的。

  郑文强不可能忘记,他的儿子被判刑,是因为害李宝不成反而把自己搭了进去。

  不过李长河也不会忘记,郑文强的儿子采取了多么恶毒的手段去害李宝,他简直想把李宝毁了,这个仇,永远无法解开,直至一方倒下。

  李长河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明城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间接的烧到郑文强头上,未必没有私人恩怨在内。

  李长河深知两个人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一早放弃了跟郑文强和平共处的打算。在市一建的问题上,李长河步步紧逼,借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逐渐站稳了脚跟。不过他没有停手,而是穷追猛打,把郑文强逼到了墙角。

  当然,局势发展到这种地步,也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