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王书辉的家庭生活
直忙于工作,很少对孩子们进行专门的关注,这就使得朱微妏对王书辉的意见越来越大。

  不过同样是因为脑子里的封建残余思想,朱微妏在王书辉面前一直都是有所保留的。她从来也没有和王书辉直接的发生过什么严重的冲突。

  即使王书辉把朱微妏调出他的办公室;即使王书辉取缔了复兴党的参事委员会,把顾君恩、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一批一直幻想着扶持幼主上位的老封建送到故宫博物院里搞文史研究;即使王书辉把党内所有流露过希望建立起一个王家王朝,让王书辉的子孙后代千年万年的做皇帝,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也能跟着收益的具有封建主义思想的投机者,都送进了学习班、劳动营、送到西北为黄土高原的绿化工作做贡献等等等等让朱微妏看起来很不理解很生气的事情,朱微妏都一直非常克制的从来也没和王书辉爆发过激烈的冲突。

  直到作为国家最高法律的中华帝国宪法出台之后,在搞清了宪法中的皇帝是个什么玩意儿之后,朱微妏才第一次全面的和王书辉爆发起来。

  说句实在话,以朱微妏的智商,她怎么会单纯的就认为皇帝这个东西就是一切呢。皇帝这个头衔放在王书辉的脑袋上值钱,可是要是把皇帝这个头衔放到任何一个其他人的脑袋上,那就是一个一文不值狗屁不通的东西。

  朱微妏追求的当然不是一个皇帝的称号,她所希望的是,自己的孩子能够继承王书辉的权力和地位。至于承载这个权力和地位的职务是叫做皇帝还是叫做什么其他的东西,朱微妏才不在乎呢。

  但是朱微妏从王书辉主持制定的宪法里明确的意识到了王书辉对于自己子孙后代的看法,那就是,不仅在基层锻炼政策的条件下,包括王书辉在内的所有复兴党的领导干部的子弟想要从政都得从最基层最辛苦的地方锻炼起,必须要实实在在的去基层吃苦受罪,就是皇帝这种虚名,王书辉也根本就没有传给子孙后代的想法。

  那个宪法里面的只有义务没有权力,像个动物园里的熊猫一样的皇帝,能不能够继续存在,也是要在全国人民代表的投票下决定的。而那个皇帝头衔能够带来的实际利益,只有每个月五百人民币的津贴性的工资。这点钱连刚参加工作的青工都看不上。

  作为一个母亲,一方面对于孩子的热爱是一种狂热的感情。看那些哪怕孩子会用口水吐泡泡了都要宣扬自己的孩子有多优秀的母亲大家就都知道了。可是另一方面,所有的母亲在为自己的孩子谋划未来的时候都会表现的无比的冷静。

  原本朱微妏觉得,只要复兴党的高层,王书辉的那些学生和弟子们支持自己的孩子,那么自己的孩子以及自己孩子的孩子千秋万代的坐在至高无上的中华帝国的大皇帝的椅子上就没有问题。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