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厂化教育
,武器制造不能停,现在还要加大对合成氨设备的生产。1630年下半年的复兴党工业系统的压力真是山大的。

  合成氨生产说起来真的不是很复杂。这个技术其实是十九世纪中期,也就是一八五几年就有了的技术。

  可是说一千道一万,合成氨的生产过程里有个最基本的高温高压的条件。别看这个高温高压好像不怎么起眼,但是高温指的是三四百度的高温,高压指的是几百个大气压。这可不是生产高压锅的材料就可以满足的。比较形象的说,整个设备的管路需要承受的压力,差不多是十九世纪末战列舰主炮炮管的水平。就生产材料上讲,也和战列舰主炮的炮管材料差不多。

  复兴党的工业水平是什么水准呢?实事求是的说,比十九世纪末完成了洋务运动的清末水平要高的多,差不多是一战前期的日本的工业水平。但是话说回来了,完成了洋务运动的清末和一战前的日本工业水平很高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不咋地。

  清末中国最高的工业成就,是基本自产,但是重要零部件进口的“平远舰”。日本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勉强能够生产五六千吨级的铁甲舰。主要零部件一样得进口。但是把这些军舰转化成十万吨级的合成氨生产设备的话,最多也就是五六套设备而已,勉强能够应付目前一个湖北根据地的化肥生产需要。

  复兴党在海军装备上目前还没有发展铁甲舰的需要和条件。所以复兴党能够生产合成氨设备,但是不能够生产铁甲舰。

  用不上是个很大的问题,用不起是个更大的问题。反倒是吃饱饭是最急切的问题。这和合成氨技术的发展历史正好反过来了。历史上合成氨技术是先应用于军事(它能生产咋药)后应用于民生。复兴党把这个过程变得正常了,合成氨工业就是以民用目的被建设起来的。

  复兴党也是在王书辉的生拉硬拽下才勉强的具备了生产合成氨设备的能力的。就是能够生产合成氨设备,复兴党的生产能力也是做出十套来,里面最多能够有三四套是合格的。所以突然间让大家突击生产这么多合成氨生产设备,其实也不怎么现实。

  按照王书辉的估计,累死复兴党的工业系统,能完成六分之一的生产目标也就不错了。缺少的那些设备,只能是他回到现代社会定制去了。

  除了在生活物资和生产物资方面的准备之外,复兴党最急缺的还是人才。从目前的情况上来看,即使从湖北、鲁东和辽南调出人来,在总体上也仍旧不够。

  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王书辉不得不强忍着不舍,从各地的少年军中抽调十五岁以上的年轻人。

  与此同时,王书辉也准备把自己手里的大杀器放出一批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