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
��辉终于发现,在封建末世里,明朝老百姓的境遇和清朝老百姓的境遇,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不同。

  听着因为工作组的进驻获得了自己的土地,因为对新作物的种植,第一次可以吃饱饭的赵二,对工作组,对复兴会的赞不绝口。就是自认为自己是铁石心肠的王书辉,也对自己在明末的工作感到自豪。他深刻的感到一种,复兴会事业的正义性和神圣性来。

  通过对赵二的调查,王书辉深刻的体会到毛老人家说的,“这些干部、农民、秀才、狱吏、商人和钱粮师爷!就是我的可敬爱的先生!”他深刻的感受到,“我给他们当学生是必须恭谨勤劳和采取同志态度的!”这个观点的正确性和必然性来。

  王书辉看着自己笔记本封面上写着的,“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看到这段话,王书辉感到特别的难为情。

  他对自己过去以为的,坐在办公室里批批文件,给学生们上上课,就能领导和指导革命的想法,产生了一种难以置信的荒诞感。

  其实,不仅王书辉通过调查,在思想上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坐在王书辉身边,听着王书辉的翻译,解释完过去做佃农时的收支状况之后,赵二也在思想上受到了巨大冲击。他在搞清楚自己过去的收支状况,在翻译的帮助下算清了账之后,第一时间里产生了两个想法。

  赵二的第一个想法是,枉自自己还在心里面觉得马家的管家死的冤枉。现在看来,就是把马家的管家放到油锅里炸,都不算冤枉他了。

  赵二的第二个想法则是,要是没有工作组进驻了赵家滩,自己这把老骨头,怕是早晚要被马家的管家榨干净。自己就那么佃马家的田过下去的话,想要过上好日子那就是一种妄想。

  想明白了这两个问题,一辈子老实本分,一直觉得自己已经是土埋脖子了的赵二,心里居然产生了一种立即参加民兵队的冲动。

  王书辉只用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对赵二的调研。起身离开之前,王书辉拿出一包香烟、一纸包的精盐(一斤装)、一盒罐头(马口铁午餐肉罐头),送给了赵二,作为对他中午耽误赵二的干活儿时间的补偿(三种产品都是复兴会的产品)。在和翻译同志回驻地的路上,王书辉有种感慨万千的感觉。

  回到寝室,王书辉躺在床上,仔细的整理这次调研的想法。

  这次对赵二简单的调查,让王书辉第一次对明末的社会现状,进行了近距离的接触。这种面对面的,针尖对麦芒的近距离接触,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