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部分
她们俩的故事完全可以不要别人。这个故事可能到了最后了才知道这一老一小在聊什么,这个原来是姥姥,这个原来是一个捡来的孩子,应该是这么一层关系。就是把第三段故事作为一个头一个尾的中心结构。
第三章 花(18)
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章子怡造型的问题。我觉得造型上得根据时代、环境在服装和她的长发、短发设计上讲求变化。我估计可能要把她剃秃了,至少是一个特短的头发。长头发,烫发,无数的头套,要让章子怡留着头发的话,你什么都干不了。人物造型的变化惟一就是靠发型的变化,这是最明显的。
另外还有一个我不喜欢你在莉脑袋上做胎记什么的,不要做这个,凭空给自己添麻烦。一个好演员没有问题。或者是加一个眼镜,加什么都比那个好,反正胎记不应该要,不好看。或者在眉毛的轻重上,在脸上垫点东西让她形象上有一点区别就行。但是不要让她在整个形象上有一种有意识的东西。她在眼神上和态度上,在出场设计上都可以让人觉得变化了时空。
我希望你找一个造型化妆师,从美国请,能不能一次性来,帮你把章子怡的人物造型全搞完,交给化妆师就走人。这个我觉得有必要。从发型上,他对亚洲人研究以后,可以做到让你从第一感觉不认识这个人,他一定能够做得到。章子怡要演三个人,从十几岁到三十岁,这十五年的变化,三个人毕竟气质上和状态上有所不同,气质上是靠章子怡完成。但是直觉上的东西,外观上的东西就要靠人物造型来完成。
我看章子怡演的《我的父亲母亲》,我觉得这孩子节奏感特别好,这是特别难的,这是天性的东西。因为演员他什么动作、什么感觉,你会觉得特舒服。当年金山让别人三步走台口,他就走不到台口,金山说你下来我给你走,“啪”他就走到台口了。这就是节奏感,这就是天分。我瞬间注意力集中,我能到那个境界。
花的成长是外婆带大的,妈妈爸爸自杀了。抛开身世不说,外婆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女人,什么都经过了,最终一点根的东西会给花的。但是她又从历史的磨难中带来很多很多偏激的东西,是花不能够接受的。而花这孩子是抱来的,作为姥姥来讲花和自己没有血缘感,反而觉得她们两人之间的距离更容易产生亲情。为什么?就是她不留意间被人弄大肚子生下一个莉,莉想生孩子却没生成,结果弄得家败人亡,她所有的磨难会变成巨大的关爱带给花。但是她身上那些岁月的痕迹、那些凹凸不平的东西一定是花不喜欢的,也不懂的。对男人的看法,甚至是对社会的看法,一天不如一天。这是她们两个人之间的人物关系。
姥姥以前是明星,多辉煌,现在什么都不是了,是一天不如一天,而且年龄越来越大。这样在花的成长过程里,姥姥一定是惟一�
第三章 花(18)
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章子怡造型的问题。我觉得造型上得根据时代、环境在服装和她的长发、短发设计上讲求变化。我估计可能要把她剃秃了,至少是一个特短的头发。长头发,烫发,无数的头套,要让章子怡留着头发的话,你什么都干不了。人物造型的变化惟一就是靠发型的变化,这是最明显的。
另外还有一个我不喜欢你在莉脑袋上做胎记什么的,不要做这个,凭空给自己添麻烦。一个好演员没有问题。或者是加一个眼镜,加什么都比那个好,反正胎记不应该要,不好看。或者在眉毛的轻重上,在脸上垫点东西让她形象上有一点区别就行。但是不要让她在整个形象上有一种有意识的东西。她在眼神上和态度上,在出场设计上都可以让人觉得变化了时空。
我希望你找一个造型化妆师,从美国请,能不能一次性来,帮你把章子怡的人物造型全搞完,交给化妆师就走人。这个我觉得有必要。从发型上,他对亚洲人研究以后,可以做到让你从第一感觉不认识这个人,他一定能够做得到。章子怡要演三个人,从十几岁到三十岁,这十五年的变化,三个人毕竟气质上和状态上有所不同,气质上是靠章子怡完成。但是直觉上的东西,外观上的东西就要靠人物造型来完成。
我看章子怡演的《我的父亲母亲》,我觉得这孩子节奏感特别好,这是特别难的,这是天性的东西。因为演员他什么动作、什么感觉,你会觉得特舒服。当年金山让别人三步走台口,他就走不到台口,金山说你下来我给你走,“啪”他就走到台口了。这就是节奏感,这就是天分。我瞬间注意力集中,我能到那个境界。
花的成长是外婆带大的,妈妈爸爸自杀了。抛开身世不说,外婆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女人,什么都经过了,最终一点根的东西会给花的。但是她又从历史的磨难中带来很多很多偏激的东西,是花不能够接受的。而花这孩子是抱来的,作为姥姥来讲花和自己没有血缘感,反而觉得她们两人之间的距离更容易产生亲情。为什么?就是她不留意间被人弄大肚子生下一个莉,莉想生孩子却没生成,结果弄得家败人亡,她所有的磨难会变成巨大的关爱带给花。但是她身上那些岁月的痕迹、那些凹凸不平的东西一定是花不喜欢的,也不懂的。对男人的看法,甚至是对社会的看法,一天不如一天。这是她们两个人之间的人物关系。
姥姥以前是明星,多辉煌,现在什么都不是了,是一天不如一天,而且年龄越来越大。这样在花的成长过程里,姥姥一定是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