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礼下士
�上半部分几近透明。

  墨鲤把昏迷的二皇子搁在小榻上,抬头便看到孟戚揭开茶壶盖,辨认里面完全冷透了的茶水。

  “蒙顶茶。”

  孟戚说完又捞起桌案上的紫毫笔端详起来,随口道:“陆璋的面子工夫,委实做得不坏。从前邓书生在这儿的时候,除了椅子就只有胡床,茶具茶叶什么的,还得自己带。穷得恨不得凿墙借光,给国库省点儿灯油钱。哪里有这么好的笔,这样好的墨用……”

  墨鲤看着孟戚在楼阁里随处转悠,跟回自己家似的,连暗格都知道,随手一摸就找到了许多零散的物件。

  这当然不是楚朝留下的,而是现在如今进出文远阁的朝臣为了方便带来的。

  巴掌大的暖手炉、折扇、玉挠手、笔架等等。

  孟戚掂了掂,就把这些东西原样放回去了。

  “不知道哪朝哪代有的习惯,当官的不修衙门,再破的房舍也得住着,摆出一副清正廉洁的模样。当年我第一次来文远阁的时候,这儿的屋顶还会漏水……”

  孟戚给墨鲤找了一张舒服的椅子,等到两人坐定了,这才接着往下说。

  “起初大家都不知道,忽然那日下了大雨,邓宰相被淋了个正着,皇宫内上房修屋顶,居然还要看黄历,要钦天监测算——邓书生带着三五个人,跳着脚威胁我,必须是个吉兆。他们要修屋顶,最好第二天就修。”

  墨鲤看到孟戚的表情,就知道国师肯定使坏了。

  “你说不宜上梁,还是不宜动土?”

  “都没有。”孟戚神情严肃,正气凛然地看着墨鲤,“大夫,我是那种人吗?”

  “不是。”

  墨鲤不知道这句话是不是自己昧着良心说出来的。

  孟戚听了十分受用,做出摩挲着胡须的模样,一本正经地说:“我找了户部尚书,然后告诉他们,没钱。”

  “……”

  孟戚仰面看着房梁。

  楼阁修好的那一日,正是楚朝逐渐步入盛世的时候。

  翰林学士再也不用在文远阁为宰相撑伞了,这座象征王朝权力中枢的楼阁,也改名为“青云阁”,楚元帝特意命人绘了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效仿唐皇,悬挂在楼阁之上。

  封侯拜相,名垂青史。

  简直是天下有才之士的榜样。

  孟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