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风云激荡几时休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辽东
sp;以潼关守将段瑞为大军转运使,掌粮草辎重事。

  接着便是调兵,这个有些麻烦。商议了五日,朝廷才陆续发出调兵文书。

  这一次,因河北李任权应无暇旁顾之机,大秦河东。河中的各部精兵,皆在抽调之列,从这个也可以看出,大秦上下,准备毕其功于一役的决心了。

  这中间,还穿插着无数的人事任免。

  比如说。大同守将赵幽燕,接替种怀玉镇太原,暂任河东宣抚副使之职。

  大同镇守副使万春年,守大同。

  已经成军数载的河东兴武军,三万骑在兴武军指挥副使王胜保率领之下,南下归于大将军江善麾下,剩下两万骑,仍由兴武军指挥使,大将军李刑统领,归大将军张锋聚节制。

  朝堂上,户部右侍郎,兼国武监祭酒杜瞬卿,晋户部左侍郎,卸国武监祭酒之职,兵部令史褚徵晋国武监祭酒。

  户部郎中李浑,晋户部右侍郎。

  吏部郎中李士芳,晋吏部右侍郎。

  国武监虞侯江游,出任军察院主事,这一步跨度有点大,却也不算奇怪,因为江游身上本就有从五品武职,和国武监虞侯的七品职位,很不搭调,和杜瞬卿差不多,都属于高位兼任罢了。

  这一次升迁,则是为他接任大将军杜山虎,掌军察院事做准备。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些人事任免,并非仓促而定,是经过这几年的朝政变革,皇帝陛下为进一步掌握朝政,早已准备好的手段。

  而这里面,也隐含着大将军赵石在逐渐脱离国武监,进一步交卸权柄的意味。

  只是在当前战事面前,这种政治考量没多少人关注而已。

  到了五月间,河中禁军陆续南下。

  河东各部要晚上一些,不过各部也都开始纷纷启程,尤其是王胜保部,都是四条腿走路,河中禁军还未调拨完毕,他这里,前锋陆相部,已经到了黄河边儿上了。

  六月间,三十余万大军,云集河洛,联营百里,人喊马嘶,旌旗蔽日,洛阳古城周遭,彻底成为了一个大兵营。

  如此声势,东宋若没什么反应,才叫怪了。

  实际上,在五月间,东宋便已抽调各部人马,汇聚于开封之西,郑州地界,严阵以待,淮右兵马也聚集于荆襄一线,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事。

  这还不算,东宋已经派出使者去到南唐,许诺种种好处,想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