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展示
�已是越来越多,不说大秦如何,南唐,后周皆有特制之火器。

  如果照这样下去,没有蒙古人南下那样的惨剧发生的话,其实过上百多个年头,就算火器发展的再慢,原始的火枪火炮在中原出现也不值得奇怪。

  就像现在,不用怎么折腾。国武监的工匠们,便已经将火药的威力提升了许多。

  遗憾的是,火器大规模应用,必定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以及工艺的全面提升。才会让这种划时代的武器出现在人们面前。

  赵石明白这吗?必须是明白的。

  不然的话,他不会对火器的研制,持有这样无所谓的态度,而从他见到南唐突火枪的时候,也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这个时代。想要弄出像样的火器,到底有多艰难。

  这根本就不是用十几二十年能够完成的事情,所以也就不用浪费太多的功夫和精力在上面。。。。。。。。

  不过,实际上,自觉不自觉的,他已经做了很多。

  新式的投炮,简单的火药应用,以及冷兵器的改良,战马的育种等等,在国武监这里,都在进行之中。

  在没有成体系的数学,化学,物理等人员,科目的这个时代,能做的其实也就只能是这么多了。

  再想要大踏步的前进,许多社会制度进行支持,现在看来,有了些眉目,但离新时代的到来,却还极其遥远,赵石其实也没指望自己能亲眼看到那一天。

  在见证了这个不算是革新的革新展示之后,他拍了拍身旁一个矮瘦老者的肩头,赞道“做的不错,不过,火药这东西。。。。。缺陷很多,比如说,怕受潮,这么大的响动。。。。。。用的火药不是一半,运送的时候,稍有颠簸,怕是要伤人。。。。。。所以,我看啊,还需从细节处下手,不要急于求成。。。。。。”

  “当然,瑕不掩瑜,过后将有功之人报上来,我给你们颁赏。”

  年纪不小,却难掩卑微之态的老者,顿时觉得身子都轻了三分,一矮身,已经跪倒在地,“多谢国公。。。。。。多谢国公。。。。。。。”

  赵石哈哈一笑,一把将人拎起来,“这赏赐不算什么,要说啊,在国武监操典一事上,你们出力不少,朝廷也不吝厚赏,只是还要拖一拖,不用担心,对你们只有好处。。。。。。”

  这个时候,老者已经激动的根本不知说什么好了,只能搓着一双粗糙的手,不住的傻笑。

  他们无疑是京官中最为卑微的一些人,技艺再是精湛,也难入品级,不过自古以来,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