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部分
母要加倍体贴,好言安抚他。有的孩子发脾气时不准人抱,抱着他就等于火上浇油,那么父母不要硬去抱他,只需收拾好易碎的东西,保护发了孩子不受伤就行了。万事都要等他冷静下来后再说。
当孩子正在气头上时,不要直接与他讲进,因为这时他是什么都听不进去和不讲理的。这时,父母更不该向孩子发脾气。发脾气就像传染病,用发脾气的方法制止发脾气是不明智的,这只能使脾气越发越大。
对于孩子的坏脾气,父母不应该去奖励或惩罚,应该让孩子懂得发脾气得不到什么也不会失去什么。例如,孩子因为不想吃饭而发脾气,脾气发完之后,饭还是要吃的,当然父母要给他讲清楚道理。如果平时吃饭后要得到奖励,那么脾气过后吃饭仍旧要奖励。
如果孩子在大庭广众下发脾气,父母一定不能顺从他。很多父母由于害怕孩子当众发脾气而常常顺着孩子,这种做法是极为有害的。因为孩子虽小,但自有他狡猾的一面,他们常常利用父母的弱点发起进攻。父母一定要想办法不要让孩子知道这一点。要做到这一点也不难,如果孩子当着他人提出什么要求,父母最好给予帮助,合理的要求就满足他。如果硬要等到他发脾气再去帮助他,后果就不好了。对孩子的要求要有选择地满足,不合理的要求可间接地答复他,如告诉他回家再说,或对他表示等客人走了再说等等。
孩子发脾气主要是因为自己太弱小,面对问题感觉无能为力。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在,他们的能力增加后,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挫折也就会越来越少。他也会慢慢地变成量个心平气和、通情达理的孩子。
有的孩子很任性,动不动就又哭又闹,使性子,把父母搞得一筹莫展。很多时候,父母只好迁就,我认为这种做法是极端错误的,因为这样孩子就会得寸进尺,越来越任性。
众所周知,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对于孩子的脾气和性格父母应该最清楚,应该知道孩子在什么情况之下会发生什么样的任性行为。在预料到他要做出任性行为之前,父母应该采取一些预措施,避免孩子发脾气。比如,孩子吵着要买玩具,但是父母以为没有必要,就应该对孩子说:〃我去问一个你的姨妈,看你这样大的孩子适不适合买这种玩具,如果她说合适,我再给你买。如果不合适,那么就不买了。〃事先把不买的可能告诉孩子,孩子会进行自我调节,做好心理准备,这样就可以防止任性的发生。
在卡尔3岁时,我的一位亲戚来我家作客,他带来了自己的小女儿,也就是卡尔的小表妹。起初两个孩子在一起相处得非常好,由于他们年龄相差不大,又是早已听说过的兄妹,所以在一起极为投缘。可是,在一起呆了两三天,他们之间就开始产生矛盾。
有一天他们在外面的院子里玩,卡尔正在�
当孩子正在气头上时,不要直接与他讲进,因为这时他是什么都听不进去和不讲理的。这时,父母更不该向孩子发脾气。发脾气就像传染病,用发脾气的方法制止发脾气是不明智的,这只能使脾气越发越大。
对于孩子的坏脾气,父母不应该去奖励或惩罚,应该让孩子懂得发脾气得不到什么也不会失去什么。例如,孩子因为不想吃饭而发脾气,脾气发完之后,饭还是要吃的,当然父母要给他讲清楚道理。如果平时吃饭后要得到奖励,那么脾气过后吃饭仍旧要奖励。
如果孩子在大庭广众下发脾气,父母一定不能顺从他。很多父母由于害怕孩子当众发脾气而常常顺着孩子,这种做法是极为有害的。因为孩子虽小,但自有他狡猾的一面,他们常常利用父母的弱点发起进攻。父母一定要想办法不要让孩子知道这一点。要做到这一点也不难,如果孩子当着他人提出什么要求,父母最好给予帮助,合理的要求就满足他。如果硬要等到他发脾气再去帮助他,后果就不好了。对孩子的要求要有选择地满足,不合理的要求可间接地答复他,如告诉他回家再说,或对他表示等客人走了再说等等。
孩子发脾气主要是因为自己太弱小,面对问题感觉无能为力。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在,他们的能力增加后,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挫折也就会越来越少。他也会慢慢地变成量个心平气和、通情达理的孩子。
有的孩子很任性,动不动就又哭又闹,使性子,把父母搞得一筹莫展。很多时候,父母只好迁就,我认为这种做法是极端错误的,因为这样孩子就会得寸进尺,越来越任性。
众所周知,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对于孩子的脾气和性格父母应该最清楚,应该知道孩子在什么情况之下会发生什么样的任性行为。在预料到他要做出任性行为之前,父母应该采取一些预措施,避免孩子发脾气。比如,孩子吵着要买玩具,但是父母以为没有必要,就应该对孩子说:〃我去问一个你的姨妈,看你这样大的孩子适不适合买这种玩具,如果她说合适,我再给你买。如果不合适,那么就不买了。〃事先把不买的可能告诉孩子,孩子会进行自我调节,做好心理准备,这样就可以防止任性的发生。
在卡尔3岁时,我的一位亲戚来我家作客,他带来了自己的小女儿,也就是卡尔的小表妹。起初两个孩子在一起相处得非常好,由于他们年龄相差不大,又是早已听说过的兄妹,所以在一起极为投缘。可是,在一起呆了两三天,他们之间就开始产生矛盾。
有一天他们在外面的院子里玩,卡尔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