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部分
�前束手无策,只能很痛苦地说:〃唉,早知今日,真不如不让他来珐这个世上。〃这些令人头痛的问题,搞得他们既困惑,又狼狈,他们常常难以相信自己会教育好这些小机灵,更不知如何对待孩子身上那些知错却不易改的坏行为。也有的父母说我几乎倾尽全力教他,却不知如何改变他没有道德的行为,他一点也不善良,也不懂得体贴人,还有那么多不听劝、不悔改的坏行为。我认为,只要方法得当,孩子会被教育得很好的。
培养孩子的善行父母要以身作则
柏拉图曾说:〃任何坏人都不是出于本人意愿成为坏人的。〃我引用这句话并非在此为坏人辩护,而是想强调每个孩子天性都是愿意向好的一面发展的,只是有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而一天天变坏。
对于这一点,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这并非是夸大其辞,而是实实在在的规律。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母亲爱虚荣,女儿也会这样。父亲好喝洒,儿子也会这样。父亲品德败坏,儿子也不会有好的行为。所以说,人之所以成为坏人,大多是父母教育不良的结果。
现在,社会上没有专门培养孩子品德方面的机构,这个任务便自然而然地落在了父母的身上。那么,父母应该作为孩子什么样的榜样,便成了孩子成为好人或坏人的决定性因素。由于父母是离孩子最近的人,也是相处时间最长的人,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所以,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地成为孩子好行为的引导者。
有人说〃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这种说法完全正确。如果父母严格要求自己,作孩子的表率,努力培养孩子的好品德,就会为孩子的美好前程创造条件。这样的父母是值得人尊敬的。
有许多父母采用惩罚的方式对待孩子的坏行为,我认为这是不明智的。因为惩罚只有一种表面的、短期的作用,并不能让孩子懂得其中的道理。他只是在父母的权威下暂时不敢做坏事,不可能使孩子从内心深处铲除不良行为的发生。
我在教育卡尔时,总是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让他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让他真正感到珩善之中的快乐。
有一次,卡尔在与小伙伴们玩耍时悄悄地拿了小女孩阿尔丽兹的一块糖果。在被发现后,卡尔还竟力否定。
我知道这件事后立刻严厉地训斥了他:〃卡尔,你知道自己是在做什么吗?你的行为是罪恶的偷盗行为。〃
可是,年幼的卡尔似乎并没有认识�
培养孩子的善行父母要以身作则
柏拉图曾说:〃任何坏人都不是出于本人意愿成为坏人的。〃我引用这句话并非在此为坏人辩护,而是想强调每个孩子天性都是愿意向好的一面发展的,只是有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而一天天变坏。
对于这一点,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这并非是夸大其辞,而是实实在在的规律。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母亲爱虚荣,女儿也会这样。父亲好喝洒,儿子也会这样。父亲品德败坏,儿子也不会有好的行为。所以说,人之所以成为坏人,大多是父母教育不良的结果。
现在,社会上没有专门培养孩子品德方面的机构,这个任务便自然而然地落在了父母的身上。那么,父母应该作为孩子什么样的榜样,便成了孩子成为好人或坏人的决定性因素。由于父母是离孩子最近的人,也是相处时间最长的人,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所以,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地成为孩子好行为的引导者。
有人说〃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这种说法完全正确。如果父母严格要求自己,作孩子的表率,努力培养孩子的好品德,就会为孩子的美好前程创造条件。这样的父母是值得人尊敬的。
有许多父母采用惩罚的方式对待孩子的坏行为,我认为这是不明智的。因为惩罚只有一种表面的、短期的作用,并不能让孩子懂得其中的道理。他只是在父母的权威下暂时不敢做坏事,不可能使孩子从内心深处铲除不良行为的发生。
我在教育卡尔时,总是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让他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让他真正感到珩善之中的快乐。
有一次,卡尔在与小伙伴们玩耍时悄悄地拿了小女孩阿尔丽兹的一块糖果。在被发现后,卡尔还竟力否定。
我知道这件事后立刻严厉地训斥了他:〃卡尔,你知道自己是在做什么吗?你的行为是罪恶的偷盗行为。〃
可是,年幼的卡尔似乎并没有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