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部分
�都故意不教给他,这在教育上就是极其愚蠢的了。正如雷马克所说的那样,一个东西如果不使用,就难以评价它的作用,同样,如果不教给孩子他们本来能够学会的东西,那么,他们的那种潜在能力也就得不到发展。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了。
事实上,对幼儿来说,单会说〃汪〃或〃丫〃等词汇虽然相对要容易一些,但这也同样会给他们造成负担。对孩子的语言学习来说,完整规范的语言是他们迟早要学的语言而那些半截子语言却是他们不久就要抛弃的语言。让孩子学两套语言,势必给孩子造成双重负担,世上确实再没有比这更不经济的事了。孩子本来可以用那些白白浪费掉的精力去学习一些其他知识的,但他们在这种错误的教育下,只得付出如此宝贵的光了。因此,做父母的,绝不应当教给孩子一些不完整的话,以免浪费时间。
也许有人说,教给孩子说这种话非常有趣,但你们是否想过让孩子付了如此高昂的代价是否值得?教给孩子不规范的语言的害处还不止于此。社会上有许多孩子,甚至到了十四、五岁(甚至已长大成人),有的话还发音不清楚,这就是父母教育不当的结果。在今天的学校里,教员为纠正学生的这些发音毛病所付的消极劳动,往往比他们用于积极劳动所花的时间还要多,这实在可悲。不用请教心理学家,就连任何一个普通人都知道,教师用在纠正学生已经养成的毛病上所花的时间比起教他们新的知识所花的时间还要多。
但是,社会上竟有这样的父母,他们以孩子发出的错音、说出的错话为乐。他们不仅不去帮助孩子纠正,反而将错就错,随声附和,这是大错而特错的。因为这样将使孩子永远无法发觉自己的毛病,以至习惯成自然,难以纠正。
能正确运用语言意味着能正确地思考。如果让孩子从小就使用似是而非的语言,那么孩子的大脑就难以训练好。
我从儿子出生时起,就尽可能地对他说准确而漂亮的德语。在向他灌输语言时,我认为俗语也很重要。因为有的意思,不用俗语就不能表达得很完美。我们的思想在发展着,新观念也在不断地产生着,表现这些新观念的俗语也必然增加,所以排斥俗语就会落后于时代。
然而,我绝对不教给儿子不完整的话。这种完整的语言教育从一开始就起到了很明显的效果。儿子还不到一岁时,有位朋友对他说:〃卡尔,我想看看你的汪汪。〃他纠正说:〃这不是汪汪,是狗。〃这位朋友对此大为惊讶。
为了让卡尔从小就学会标准的德语,我总是反复清晰地发音给儿子听,可以说到了不厌其烦的程度。只要儿子发音准确,我就摸着他的脑袋表扬道:〃说得好,说得好。〃当儿子发音不标准时,我就对妻子说:〃你看,你儿子不会说什么什么……〃于是妻子就回来说:〃是吗?我儿子连那样的话�
事实上,对幼儿来说,单会说〃汪〃或〃丫〃等词汇虽然相对要容易一些,但这也同样会给他们造成负担。对孩子的语言学习来说,完整规范的语言是他们迟早要学的语言而那些半截子语言却是他们不久就要抛弃的语言。让孩子学两套语言,势必给孩子造成双重负担,世上确实再没有比这更不经济的事了。孩子本来可以用那些白白浪费掉的精力去学习一些其他知识的,但他们在这种错误的教育下,只得付出如此宝贵的光了。因此,做父母的,绝不应当教给孩子一些不完整的话,以免浪费时间。
也许有人说,教给孩子说这种话非常有趣,但你们是否想过让孩子付了如此高昂的代价是否值得?教给孩子不规范的语言的害处还不止于此。社会上有许多孩子,甚至到了十四、五岁(甚至已长大成人),有的话还发音不清楚,这就是父母教育不当的结果。在今天的学校里,教员为纠正学生的这些发音毛病所付的消极劳动,往往比他们用于积极劳动所花的时间还要多,这实在可悲。不用请教心理学家,就连任何一个普通人都知道,教师用在纠正学生已经养成的毛病上所花的时间比起教他们新的知识所花的时间还要多。
但是,社会上竟有这样的父母,他们以孩子发出的错音、说出的错话为乐。他们不仅不去帮助孩子纠正,反而将错就错,随声附和,这是大错而特错的。因为这样将使孩子永远无法发觉自己的毛病,以至习惯成自然,难以纠正。
能正确运用语言意味着能正确地思考。如果让孩子从小就使用似是而非的语言,那么孩子的大脑就难以训练好。
我从儿子出生时起,就尽可能地对他说准确而漂亮的德语。在向他灌输语言时,我认为俗语也很重要。因为有的意思,不用俗语就不能表达得很完美。我们的思想在发展着,新观念也在不断地产生着,表现这些新观念的俗语也必然增加,所以排斥俗语就会落后于时代。
然而,我绝对不教给儿子不完整的话。这种完整的语言教育从一开始就起到了很明显的效果。儿子还不到一岁时,有位朋友对他说:〃卡尔,我想看看你的汪汪。〃他纠正说:〃这不是汪汪,是狗。〃这位朋友对此大为惊讶。
为了让卡尔从小就学会标准的德语,我总是反复清晰地发音给儿子听,可以说到了不厌其烦的程度。只要儿子发音准确,我就摸着他的脑袋表扬道:〃说得好,说得好。〃当儿子发音不标准时,我就对妻子说:〃你看,你儿子不会说什么什么……〃于是妻子就回来说:〃是吗?我儿子连那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