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研究辅酶
��续来教室听课,但不能再免费得到试卷了,杨锐也不会给他们批改试卷,更不会有针对性的做出课程倾斜。

  对于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的学生来说,他们或许很难理解所谓的倾斜的作用,但对于曾经享受过特殊待遇的李铁强等人来说,他们立刻就感受到了变化。

  成绩的提高变的困难了。

  他们也说不出原因,却也因此更加恐慌。

  有人趁着晚上找到杨锐,希望能够重新加入锐学组,却被同屋的曹宝明毫不犹豫的挡驾了。

  李铁强和王万斌也尝试在食堂搭话,依旧被毫不犹豫的拒绝。

  与此同时,锐学组的课程也慢慢从复习初中,重学高中,进步到了真正的高中复习。

  更难的题目,更复杂的复习路线,进一步的拉大了锐学组和其他学生的距离。

  这个时候,李铁强等人更加后悔,却也是徒呼奈何。

  杨锐手里的牌太多,以至于根本不用说什么做什么,就将他们完全屏蔽在外。

  而越是如此平淡的处置,却越是让人愤怒。

  李铁强和王万斌干脆也拉了十几个人,组织了一个自己的学习小组,然后拼命的学习,互相鼓励,妄图超过锐学组。

  然而,他们本身都是努力复读了两三年的老生,如果老办法有用,又何至于年复一年的重读。

  何况锐学组的成员是在更科学的课程计划表中勤奋学习,双方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却不会缩小。

  一个星期后,当杨锐首批订购的简单仪器送到的时候,新成立的学习小组已经只剩下两三个人,名存实亡了。

  更多的人将目光投注在了这个实验室里。

  在西堡中学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实验室这个配置。

  就连赵校长都忍不住来到这个花园边的小房子里,挨个观察和抚摩那些简陋的烧瓶、滴定管、ph试纸等物,罢了叹道:“你早两年来上学就好了,老谭说不定就能留下。”

  老谭是一名大学的化学老师,因为****的原因,跑到了溪县,后来被赵校长给保护了起来。不过,在杨锐读高中的那一年,老谭平反回城了。

  杨锐对赵校长的感慨不以为然,笑道:“这个实验室目前的配置还比不上省城的中学,配全了也比不上河东大学的一间实验室,谭老师留下也做不成实验,只能蹉跎一辈子。”

  “教书怎么就是蹉跎了?”赵校长知道他说的对,还是不愿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