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质量窃取者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又是五年过去了。

  在这一段时间中,除了文明的常规发展外,诺亚也在进行一个浩大的工程。

  那就是,环恒星粒子对撞机的建设。

  据飞舞者文明的隐喻,1型文明过渡到2型文明重要标志,就是实现质量到能量的完全转换。

  而在诺亚的现有理论体系中,想要彻底实现质能守恒定律达成质量到能量的完全转换,只有正反物质相撞带来的双双泯灭反应。

  诺亚目前的文明程度,已经非常接近1.90型,这是非常靠近1型文明顶点的位置,所以诺亚相信,应该不存在1型文明中自己所不知道的方式,来达成1型到2型的过渡,所以少女并不认为自己的方向是错误的。

  质量到能量的转换,一直是以往的人类文明和诺亚潜心专研的领域,这个领域有着太大的价值与潜力,人类首次认知到质能转换的伟岸力量,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利坚合众国投放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

  第二颗原子弹投放到日本长崎后的第六天,日本接受了波茨坦公告,向全世界无条件投降。

  可以说,终结二战的,就是那两枚人类初步运用质能转换原理的原子弹。

  原子弹,只是质能转换中最基础也最粗糙的利用,它仅仅是通过中子来撞击重原子,使其裂变为相对原子质量较小的轻原子,裂变过程损失掉的很小一部分质量,在质能守恒定律的支配下转换成为了能量。

  后期实现聚变放能的氢弹,也仅仅是反了过来,用轻元素聚变为重元素过程损失的质量换来了能量。

  划时代的可控核聚变,也仅仅是这种聚变反应的可控利用而已。

  而在宇宙中构成无垠的星海,照亮了无数河系的恒星,内部发生的同样是聚变反应。

  核聚变,就是宇宙中质量转换为能量的一种自然现象。

  但是这种初步的质能转换方式,质量到能量的转换效率是极低的,氢弹中发生的聚变反应,转换效率不到0.7%……

  后期的可控核聚变略有提升,但即使是到了诺亚目前的多级重元素聚变,质能转换效率依旧不到4%……

  毕竟你无论怎样的聚变,它都始终只是聚变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较轻的元素不断聚变为重元素的过程,它始终会有新诞生的重元素存在,而这一部分重元素,就是未能实现转换的质量。

  就算是宇宙中最剧烈最完全的聚变反应——超新星爆发,质能转换效率也不会超过5%……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