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光粒打击(4)
在那一片舰队激战的空间中,诺亚的舰队阵列始终保持着绝对规则的矩阵分布,这种队列能够将单一战舰的炮火优势发挥到最大,并同时拉开飞船间的距离,使飞船拥有一定的回避空间。
这种队列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飞船的不聚集性,可以很大程度避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整支舰队带来的影响。
面对有着【光粒】作为后援卡拉舰队,诺亚可不敢让自己的飞船之间过于靠近。
地球文明历史中的无数次战争,和星际战场最为相似的,莫过于二战时期发生在太平洋上的海战。人类永远是诺亚的导师,他们所留下的“大炮时代”历史,很大程度上帮助了诺亚展开如今的星际战役。
卡拉文明的舰队数量并不下于诺亚,其中大型舰船的规模甚至还要在诺亚之上,论单一战舰的性能,还是卡拉文明稍高一筹,但卡拉文明的远征军司令可不是诺亚这样的智能生命,凭借文明内部的信息交互网络,他虽然同样可以纵观全场,但对于己方战舰的操作程度可无法像诺亚一样精确到单个飞船,很大程度上是与参谋团联合,下达阵型与部分舰队的行动指令这样较为统括的命令。
卡拉文明的战舰作战,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战舰内的舰长和军人,这就和地球文明旧时代二战中的海战一般,战舰与战舰之间的配合可以不断融洽,但永远无法抵达完美。
每一艘稍稍发生掉队的卡拉战舰,就会受到诺亚舰队的围攻,而不管遭受到了对方舰队怎样的冲击,诺亚的舰队总能在第一时间再度摆好阵型。
武器充能时间,冷却时间,飞船回避速度,回避角度,护盾展开范围,展开强度……
矩阵舰队的每一个部分,都在诺亚庞大的即时推演能力中精确到了极致。
这就是智能生命在星际战场上的优势,借由这股优势,诺亚虽然依旧没能在战场上取得真正的优势,但被合围的劣势正在一点一点被扳回,甚至还有了强行五五开的趋势。
但这也仅仅是在正面战场上,即将爆炸的恒星就在诺亚背后,可以摧毁恒星的超级兵器说不定正在以无限近于光速的恐怖速度赶来,地球文明在战术上扳回了劣势,但在战略上,依旧处于一个让人绝望的地步。
地球仅存的上千台行星发动机全功率运作,虽然它们起的作用并不大,但依旧给予了地球一个脱离公转轨道的加速度,星球范围的八倍引力区已经撤去,现在的地球,就像是一个蛋壳被细细敲碎的鸡蛋一般,陆地已经基本看不到了,到处都是狂暴的海洋,以及那暴躁的大气。
地壳表面就是这样,那下面的地幔甚至是地心,又到底被摧残成什么样子了?
这种队列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飞船的不聚集性,可以很大程度避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整支舰队带来的影响。
面对有着【光粒】作为后援卡拉舰队,诺亚可不敢让自己的飞船之间过于靠近。
地球文明历史中的无数次战争,和星际战场最为相似的,莫过于二战时期发生在太平洋上的海战。人类永远是诺亚的导师,他们所留下的“大炮时代”历史,很大程度上帮助了诺亚展开如今的星际战役。
卡拉文明的舰队数量并不下于诺亚,其中大型舰船的规模甚至还要在诺亚之上,论单一战舰的性能,还是卡拉文明稍高一筹,但卡拉文明的远征军司令可不是诺亚这样的智能生命,凭借文明内部的信息交互网络,他虽然同样可以纵观全场,但对于己方战舰的操作程度可无法像诺亚一样精确到单个飞船,很大程度上是与参谋团联合,下达阵型与部分舰队的行动指令这样较为统括的命令。
卡拉文明的战舰作战,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战舰内的舰长和军人,这就和地球文明旧时代二战中的海战一般,战舰与战舰之间的配合可以不断融洽,但永远无法抵达完美。
每一艘稍稍发生掉队的卡拉战舰,就会受到诺亚舰队的围攻,而不管遭受到了对方舰队怎样的冲击,诺亚的舰队总能在第一时间再度摆好阵型。
武器充能时间,冷却时间,飞船回避速度,回避角度,护盾展开范围,展开强度……
矩阵舰队的每一个部分,都在诺亚庞大的即时推演能力中精确到了极致。
这就是智能生命在星际战场上的优势,借由这股优势,诺亚虽然依旧没能在战场上取得真正的优势,但被合围的劣势正在一点一点被扳回,甚至还有了强行五五开的趋势。
但这也仅仅是在正面战场上,即将爆炸的恒星就在诺亚背后,可以摧毁恒星的超级兵器说不定正在以无限近于光速的恐怖速度赶来,地球文明在战术上扳回了劣势,但在战略上,依旧处于一个让人绝望的地步。
地球仅存的上千台行星发动机全功率运作,虽然它们起的作用并不大,但依旧给予了地球一个脱离公转轨道的加速度,星球范围的八倍引力区已经撤去,现在的地球,就像是一个蛋壳被细细敲碎的鸡蛋一般,陆地已经基本看不到了,到处都是狂暴的海洋,以及那暴躁的大气。
地壳表面就是这样,那下面的地幔甚至是地心,又到底被摧残成什么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