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进化的G大调(2)
p; 自己制造出的人类,还算不算人类?自己该怎么对待他们?又或者,自己到底应不应该制造人类?

  在这个选择上,诺亚陷入了从未有过的迷茫中,理性思考和感性思考互相冲突,无法得出答案。

  但诺亚并不打算放弃思考这个问题,有一个百分点的计算力被分了出来,专门用于思考这个问题,至于最后到底会是怎样的答案,诺亚自己也不知道。

  而另一方面,在地球上的气候稍显稳定下来后,一艘德尔塔级战舰和一队护卫舰护送着一个特殊的集装箱,来到了地球太平洋的上空。

  这里是太平洋西部,马里亚纳海沟的上方。

  马里亚纳海沟是全球最深的的海沟,所以,它的底部也是全球最靠近地心的地方。

  那个集装箱连接着一条很粗的缆绳,它被空投到了海平面上,开始迅速的往下沉。

  它将会沉到海沟的底部,那才是它真正开始工作的时候。

  随着深度的增加,水压也在急剧增加,有人计算过,在马里亚纳海沟的底部,水压将会增强到接近1100个大气压,大到压力能把四辆重卡压缩到足球大小。

  但以诺亚目前的材料科技来说,这点水压还不如冲量引擎全力加速时带来的压力。

  由于它的密度巨大,集装箱很快沉到了海底,结结实实的摔在了海床上,荡漾起海床上的沙土。

  以诺亚目前的科技,依旧没办法对抗宇宙的自然,但一颗星球的自然,却也奈何不了诺亚了。

  集装箱开始自动解体,露出了里面装载的东西。

  那是一台特殊的挖掘用作业机器人,它的外型像是一条巨型的钢铁蠕虫,它尾部的缆绳和上方的舰队联系在了一起,它开始转动自己的口器,然后一头钻进海床里。

  它将不断的向地心挖掘,直到诺亚可以和地球的核心联系起来。

  它很快穿过了莫霍面,进入到地幔层,还在继续向下挖掘……

  一个月后,它成功穿透了古登堡面,来到了外核区域。

  地心外核是是由铁、镍、硅等物质构成的熔融态,拥有极高的温度,大概在4000到6000摄氏度,不过相对于氢弹爆炸时破亿的中心温度,这样的温度还真的算不上什么。

  蠕虫机器人在外核中摆动着身躯,仿佛是一条在泥水里前进的泥鳅,不断地深入,再深入。

  当真正抵达内核时,蠕虫机器人才算完成了它第一阶段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