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奔跑吧!质子!(4)
��四颗恒星的位置来计算出对接部件的三维坐标,而且要操控飞船进行精确到毫米的拖引,还要不断反馈信息给各个部件上分布的上万台机器人修改对接部件的数据参数。

  一周后,四个部件大致对接完成,一个非常完美的圆围绕了整颗格利泽581恒星,但诺亚知道,看似完美的圆中依旧存在着许多的误差,接口的微调工作一直没有停下来。

  整整一个月后,诺亚终于将误差缩小到微米级范围,在如此巨大的环恒星粒子加速器下,微米级的误差已经不会再对诺亚造成影响了。

  四段衔接完毕后,就只剩下一些结构加固,设备调试,线路铺设之类的工作了,在诺亚已经迫不及待进行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壮丽的粒子对撞实验的心情下,工作被迅速地推进着,终于在一个月后,完成了这台超巨型粒子对撞机!

  一切都准备好后,诺亚驾驶飞船带着两颗珍贵的质子,来到了超巨型粒子对撞机的主控机房中。

  希尔伯特想要参与这个实验,而他的信念被诺亚所认可,虽然他已经死了,但诺亚还是打算满足他最后的愿望。

  这两颗质子,来源于希尔伯特的骨灰。

  据诺亚为数不多的感性思考认为,这是缅怀这位老者最好的方式,希尔伯特生前没能参与这场伟大的实验,但他死后,他存在过的痕迹也会和这两颗质子带来的科学启示一起,一直伴随着文明的前进。

  23世纪前的地球文明为了保证质子相撞和持续观测,再加上技术与成本问题,常规下这种实验一般是加速拥有大量质子的两条质子束进行对撞,但那加速的就不再是单个质子,同样的能量,加速一条质子束和单个质子,哪个能达到的速度更高,自然不用多说,并且为了排除相撞现象互相的干扰,单个质子相撞实验成为了后世的主流。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诺亚将两颗质子投放到了粒子发射器中,下达了指令。

  “环格利泽581恒星超巨型粒子对撞机,开始进行第一次对撞实验!”

  分布在粒子对撞机上的近30万台重元素聚变发动机同时工作了起来,它们输出的能量只有一个目的,加速这两颗被发射到粒子加速轨道中的质子。

  30万台重元素聚变发动机的全功率运作会输出多大的能量?这已经支持得起10颗地球的行星发动系统正常工作,但这一次推动的并不是行星,仅仅是两颗微小到极点的质子。

  从发射器中射出的质子在初始阶段就被加速到光速的99.99%,接下来数亿公里的加速过程,只是为了不断地缩小最后那0.01%的光速,质子很快经过了第一级加速器,奔向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直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