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奔跑吧!质子!(1)
引力子,这也成为了文明历史上的漏洞。

  诺亚知道,如果自己不在人类所构建的标准模型上更进一步的话,可能永远无法突破这这一层科技壁障,诺亚也不知道引力子到底是几型文明才会涉及到的领域,但既然它已经成为科技壁障摆在自己的面前,那诺亚就必须攻破它。

  为了研究基本粒子的性质,大型粒子对撞机的建设必不可少,粒子对撞机,说白了就是加速质子到接近于光速时将两颗相反反向的质子对撞而已,在对撞的那一刹那能级将接近于宇宙诞生之初的大爆炸,无数基本粒子会在这一刻诞生,同时无数的物理规律也是在这一刻诞生的。

  但由于相对论的限制,就算是一颗质子,真正加速的光速需要的能量也是无限大,而无限大的能量根本就不存在,所以被加速粒子只能无限接近光速但永远不能抵达光速,越大型的粒子加速器,给粒子加速的次数就会越多,粒子就越能靠近光速,相撞那一刻的能级就越能接近于宇宙大爆炸,所以,粒子对撞机自然就越大越有技术价值。

  以前地球上的实验室建造的大型粒子对撞机大多都只是环山脉,长度能超过一千公里就算非常巨大的了,但这还是差得太远了。而曾经的林轩就向联合国递交了建造环地球大型粒子对撞机的申请,可惜失败了,而诺亚的预定是在西德尼亚星的同步轨道上建造一个更大的环行星粒子对撞机,但在开工之前,诺亚改变了想法。

  既然资源如此充裕,为何不玩大一点?

  环行星太小气了,环恒星是不是可以试试?

  毕竟粒子对撞实验所能探究的真理远远不局限于引力子,宇宙中各种规律都能在这个实验中找到影子,既然要造,那就一劳永逸,造出一个以前的科学家们只有做梦时才会梦见的超巨型粒子对撞机!

  诺亚将选择建造地点的目光投向了格利泽581恒星,很快就计算出了一条适合的环恒星建造轨道,考虑到格利泽581恒星的质量,体积,洛希极限……以及围绕它旋转的6颗行星的存在,诺亚在距离格利泽581恒星4000万公里的位置设计出了环格利泽581超巨型粒子对撞机的建造轨道。

  这台超巨型粒子对撞机的全部长度,将超过3亿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