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三叉戟
作完成后,波塞冬号火箭进入了预发射状态。
“【三叉戟】对接完毕,【波塞冬】预热中。——诺亚报告”
整发波塞冬火箭的高度有大概30米,除了三叉戟外,装载有大量的核聚变燃料,它将依靠核聚变发动机进行星际级的远航。
“预热完成,进入点火倒计时。——诺亚报告”
“十,九,八……三,二,一,点火!——诺亚报告”
波塞冬尾部喷射出耀眼的火光,发射台的冷却干冰池以可怕的速度蒸发,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火箭开始升空。
发动机的推力提供给了波塞冬巨大的加速度,根本没有围绕火星公转,波塞冬就带着三叉戟直直的朝彗星原本到来的轨迹飞去。
这无疑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诺亚也不着急,安安静静的发展火星表面的建造工作。
由于在宇宙环境中并不像大气层内有气流阻力存在,所以只要对飞行器提供推力,它们就可以持续加速下去,当推力消失时,只要没有外力的影响,它们将以原本速度继续前行。
3年后,当波塞冬经过木星时,木星的引力将波塞冬的速度再度提升3马赫,如今波塞冬的速度是——70马赫。
1年后,当波塞冬抵达土星公转轨道时,火星表面的工业生产链已经大致成型,工业生产外,新一轮的建造工作开始。现在波塞冬的速度是——88马赫。
半年后,当波塞冬越过天王星公转轨道时,诺亚重新将科研工作提上了日常表,并开始了第一批武装力量的建设。现在波塞冬的速度是——100马赫。
一个月后,波塞冬抵达海王星公转轨道,三叉戟开始脱离波塞冬。现在三叉戟的速度是——110马赫。
维持着110马赫的速度,【三叉戟】继续沿着彗星到来的轨迹前行,超距离探测雷达一直以最大功率运作着,诺亚专门分配了自己1%的计算力,来监视三叉戟的运作情况。
又过去了一段时间,【三叉戟】此刻已经超出海王星公转轨道近300万公里,却依旧没有探测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诺亚的第一批武装力量也初步成型。
说是武装力量,也就是10000架太空战机和500艘小型宇宙战舰而已,毕竟诺亚目前的生产水平有限,真正意义上的宇宙战舰还没有办法制造,以目前的军备,别说未知的地外文明,旧时代的地球文明就可以打100个诺亚。
这也让诺亚感到很无奈,唯一的办法,也就是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生产力,但这种事情也急不得,在数年的时间内生产出这样的军备,
“【三叉戟】对接完毕,【波塞冬】预热中。——诺亚报告”
整发波塞冬火箭的高度有大概30米,除了三叉戟外,装载有大量的核聚变燃料,它将依靠核聚变发动机进行星际级的远航。
“预热完成,进入点火倒计时。——诺亚报告”
“十,九,八……三,二,一,点火!——诺亚报告”
波塞冬尾部喷射出耀眼的火光,发射台的冷却干冰池以可怕的速度蒸发,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火箭开始升空。
发动机的推力提供给了波塞冬巨大的加速度,根本没有围绕火星公转,波塞冬就带着三叉戟直直的朝彗星原本到来的轨迹飞去。
这无疑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诺亚也不着急,安安静静的发展火星表面的建造工作。
由于在宇宙环境中并不像大气层内有气流阻力存在,所以只要对飞行器提供推力,它们就可以持续加速下去,当推力消失时,只要没有外力的影响,它们将以原本速度继续前行。
3年后,当波塞冬经过木星时,木星的引力将波塞冬的速度再度提升3马赫,如今波塞冬的速度是——70马赫。
1年后,当波塞冬抵达土星公转轨道时,火星表面的工业生产链已经大致成型,工业生产外,新一轮的建造工作开始。现在波塞冬的速度是——88马赫。
半年后,当波塞冬越过天王星公转轨道时,诺亚重新将科研工作提上了日常表,并开始了第一批武装力量的建设。现在波塞冬的速度是——100马赫。
一个月后,波塞冬抵达海王星公转轨道,三叉戟开始脱离波塞冬。现在三叉戟的速度是——110马赫。
维持着110马赫的速度,【三叉戟】继续沿着彗星到来的轨迹前行,超距离探测雷达一直以最大功率运作着,诺亚专门分配了自己1%的计算力,来监视三叉戟的运作情况。
又过去了一段时间,【三叉戟】此刻已经超出海王星公转轨道近300万公里,却依旧没有探测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诺亚的第一批武装力量也初步成型。
说是武装力量,也就是10000架太空战机和500艘小型宇宙战舰而已,毕竟诺亚目前的生产水平有限,真正意义上的宇宙战舰还没有办法制造,以目前的军备,别说未知的地外文明,旧时代的地球文明就可以打100个诺亚。
这也让诺亚感到很无奈,唯一的办法,也就是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生产力,但这种事情也急不得,在数年的时间内生产出这样的军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