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万亩
/>   刘昌来说:“若以你所说,棉田亦需肥田,以后好地岂不涨价也?”

  “大叔父,未必啊,你想一想,吾村半水田虽不多,然将甲等地乙等地加上去,且我这次换田,又将三百多亩良田交了出来,面积有多少,实际面种足够了。而且我也换到了紫峰口,不会再换再买地,地价岂会上涨?”

  黑水河东边还有坡地,丁等地,但东边了,还能称为西坡?

  “都会育桑苗?”刘三元小心地问。

  “会,包括你家,然有几户人家不会。”

  那几户人家呢,他大伯八叔家,梁永昆家,还有梁得胜与刘五板两户,那天刘昌郝去县城,刘仲臣婆娘在村里叫器,梁得胜与张五板也跟着叫,说,最好弄死刘昌郝。

  没想到仅过了几个时辰,剧情大反翻。

  刘五板与梁永昆也各有一块地,刘昌郝要换,然而有意让过去,那怕未来有一个大缺口陷进来,刘昌郝也未与他们家换田。不但如此,村里仍在盖房子,以前是给了二十贯钱,后面的二十贯没了。盖,不帮助,不盖,立即搬砖头。

  刘二根与梁永正两家也不会有往来,然人家是大户,不需要刘昌郝的帮助。刘昌郝又说:“我非刘四根,不会害你们,况且是同村人,必然会互惠互利。然继续想得寸进尺,莫怪我以后无情也。”

  大伙听明白,见好就收吧,你们!

  开始换田,这回顺利了,而且为此,刘昌郝预算了很久,几乎只用了半天,便将田地换好,因为亏得多,也只换了近六百亩面积。但这个无所谓,主要是能连在一起,圈到了紫峰口。它们便是“托底田”,有了托底田,开始买山。山没有给多少钱,因为给得多,后面的更麻烦。但村里人也无奈,孔押司上次当着刘四根与曹录事的面说的不要太清楚,这些山乃是无主的,谁开发谁纳税便是谁的。为荒山纳税?疯了?

  刘昌郝将韩大虎与牛进宝叫来,必须得快,免得夜长梦多。

  “真买村子?”牛进宝嘴张得像老牛一样。

  “难道我说着玩?”

  两个村子比穷,平时也艳羡刘昌郝家的客户,然而真买,许多人家又迟疑起来。

  刘昌郝只好做了一些保证。

  若是正常人家年收入低于二十贯者,加上卖山卖地的收入,估计那时手里也有几百贯钱了,任其离开。

  居然还有人心动了,韩大虎苦笑,这是偷梁换柱的说法,何谓客户,一是一无所有,二是来去自由,想离开,刘昌郝有什么权利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