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作死(一)
��分之三十多的优质杂交细绒棉,一个百分之二十几的粗绒棉,放在他手里路,产量必然会更高,然终是第一次进入到北方种植,产量高乃是棉果子变多,棉果子本身则不大好说。有可能棉果子会变大,也就是皮棉与棉籽皆变多,有可能皮棉变多,有可能棉籽会变多。

  反正一时半会下不了结论,那怕到了秋后也不能下结论,因为还有一个驯种与选种的过程,驯种就是一年年地驯化,选种,便是挑选长势好的棉花做上记号,用其做来年的种棉。

  按照手机资料里说法,中国另个时空经历了七次大换种,民国时已经普遍种上了细绒棉,然而亩产量只有几十斤,因此刘昌郝很怀疑福建路官员虚报了产量。故上次与陈绎交谈时,刻意提出,今年秋天,让朝廷派中使下去调查南方棉花究竟产量如何,另外从各个地区带上各地不同的棉果子过来,好用作比较。

  这是必须的,也不是太难的事,上次高孔目过来答复是朝廷同意了。当然,如刘昌郝所说的,朝廷也不得不重视。故刘昌郝说需几年时间,不过其是粗绒棉,抗逆性强,适应性强,有几年时间,也差不多了。

  孔押司忽然明白韦小二去京城会请什么人了,刘昌郝有底气,他同样有了底气。作为一名押司,终不想与知县交恶的。

  在刘昌郝陪同下,他饶有兴趣地将刘家产业转了一个大圈子,刘昌郝也没有让他为难,看了看天色说:“我们走吧。”

  回到家,刘昌郝将箱子塞到麻袋里,让武兆麟背着,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向县城去。过了乌头渡,前面三人骑着驴子过来,孔押司低声说:“其乃杨押,与花谷久相善。”

  ps1:王安石推出免役法,主要是给“衙前”薪酬,或雇人为衙前,但也考虑到胥吏,始制天下吏禄,眼下才开始,也不规范,且给得少。直到元丰八年,吏人俸禄才有了完整的制度,因为给得不多,仍不能杜止胥吏的贪贿现象,于是到了南宋不断地上涨,涨了六七倍,朝廷厚薪养了你们,你们就不能再贪了。但凭借这条还是不管用,我在开始便借宋夫子说过一句话,官员与乡绅共治地方,其实直达底层也不难,宋朝养了许多有名无实的阶官,可以在知镇事与各大草市的基础上,设置亭长或镇长制度,官权便强于地方豪强权利,然而也未必会更好。可成绩太扑了,不知会不会进宫,不然后面会用一些笔墨写这个问题。

  ps2:最先进入中国的是草棉(劣质粗绒棉),传入薪疆,未得推广。其次是印度棉,主角捣鼓的棉种。清末,传入皮棉含量高的墨西哥高原陆地棉(细绒棉),渐渐取代印度棉,成为中国主要棉种,然后经历过七次大换种。第一次乃是1919年陆续引入全字棉、脱籽棉、隆籽棉,第二次是1935年引入斯字绵与德字棉,第三次是五十年代斯字棉与岱字棉全面取代中古棉种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