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燕离(下)
>
  它们南飞,飞向哪里,刘昌郝不清楚,有的能飞向福建路,有的飞向岭南,甚至跨过大海,南海那些土著人什么都吃,即便是汉人居住区域,也有许多皮孩子。

  谢四娘也爬起来,问:“你说,它们能听懂乎?”

  “听不懂的,我只是说一说。”但刘昌郝忽然闭上嘴巴,不但谢四娘与苗苗,连两只豹猫也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蹲在门坎上,盯着天空中的小燕子。难道它们也是出来送行的?这事儿真的不大好解释。

  张德奎一家过来了,秦瓦匠与盖氏两家也过来了。

  苗苗也挥手,说:“你们一定要小心啊。”

  几只燕子忽然从天空中落到她肩膀上,歪着脑袋看着她,“白头”还用小嘴啄了啄苗苗的耳朵,又冲刘昌郝叫了一番,忽然一起迎着明月,飞向高空,瞬间消失不见。

  秦瓦匠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说:“真飞走了,真打招呼啊。”

  苗苗忽然哇哇大哭起来。

  薛勇也过来问,确实很怪异,刘昌郝不欲多说,回房休息。连第二天都未去山滩,继续呆在家里看书。韩道实便来了,他说新词,刘昌郝说:“韩大郎,不说新词,乃说花。”

  后来有人将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也排进十大词人行列,刘昌郝却不大认同。这三人名气大,才情也大,然而写词皆不多,特别是王安石与范仲淹,虽然有一些能拿得出手的佳作,皆不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那种孤篇压盛唐的惊艳佳作,包括王安石的《桂枝香》,范仲淹的《渔家傲》,虽是难得佳作,然不能称为“孤篇压宋朝”。若让刘昌郝来排,宁选晏几道,都不会选这三人。

  前面还有晏殊,晏殊与李清照一样,优点明显,缺点也明显,格局略小,略单薄,特别是晏殊,有浓浓的“强说愁”嫌疑,仔细回味,看似悠闲,实则“虚”的慌,真比起来,比李煜逊了好几筹。

  柳永一些词份量够重,又得不到正统士大夫的认可。

  马上开始精彩了。

  但眼下的,大苏与晏几道未达至巅峰,秦观与周邦彦、贺铸只是三个粉嫩的新人,李清照有没有出世,刘昌郝还不清楚。

  故这首词出世后,加上以前积累的名气,必然引起轰动。

  但词是为了明年卖花做准备的,花才是重要的。或者说花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乃是他那种装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