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花木
有许多名种未窍。”

  “回去后,你让韩大郎安心养病,交易时两人一组,慢些不要紧,安全第一。”

  牡丹修剪不是一天两天,特别是一些大园子,往往需六七天才能完成修剪,两人一组,必然慢,慢意味着接头成活率又开始下降,但朱三看到韩道实的伤势,也有些担忧了,他说:“行。”

  刘昌郝说:“三郎,我家买下许多山。”

  朱三正襟危坐,刘家名下已经有了七十多座土山,近半已经种了苜蓿,但刘昌郝说的很清楚,种苜蓿只是为了定土定水定肥,后面乃是种花木。一旦到了山,又要开始大规模地烧钱,不过有甜瓜的收益,也能烧得起。当然,他做梦也未想到,刘昌郝的计划乃是一万亩……

  “沾到山,用费惊人,正好你们在洛阳,于洛阳打听一些花树、观赏树大苗、小苗各自的价格,回来后继续在京城打听其价格,亦要打听其产地价格与运费。”

  能在刘梁村种起来的花木,一般在两个大都市上都能买得到,不过数量多,得与原产地价格作比较,能省便省。

  “我懂。”

  刘昌郝拿来纸笔,开始写花木的名字:枫树、槭树……

  另个时空,许多人对枫树比较熟悉,甚至认为红枫便是枫树,实际中国本土常见的枫树有好几种,至于槭树则很陌生了,槭树也有好几种,其叶有红有黄,且红黄时间远比枫树更长,更具有观赏价值。但奇怪的是,枫树几乎家喻户晓,槭树几乎无人知道。

  刘昌郝便问:“有乎?”

  “有,各有好几种,其叶或金或赤,秋天观之颇佳。刘有宁,勿要小视吾等,我们种虽不及你,见识亦不低也。”

  “哈哈,”刘昌郝大笑,他继续用笔写下去:乌桕、黄连木、合欢、娑罗、苦楝、木栾、银杏……

  “银杏有乎?”

  “有之,据说乃真宗赐名,极少,亦贵。”

  皇帝赐名……懂了,这是一个超级爱美的朝代。刘昌郝继续往下写:落叶玉兰类……

  “乃是木兰?”朱三问,为什么要先写,不仅得写出名字,刘昌郝还担心两个时空名字叫法不一。

  “便是木兰,然其常青类木兰北方种不好,只有落叶类品种,中原才能引种,我只是写出其名字,不一定得买,最终会根据你们探听的情况,舍弃一半之数。”

  “明白。”

  刘昌郝继续往下写:山茱萸、樱花、紫薇、紫荆、瑞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