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花木
秕替代了,前段时间请了那么多人,每天都会磨出来大量的糠秕麦麸,况且还有苜蓿,有几样牧草营养能及紫花苜蓿的?想到了苜蓿,刘昌郝说:“我们回去。”

  回家后,刘昌郝分出一批妇女,让她们去山上割苜蓿,特别是邻近大棘溪的那片山,苜蓿全部收割下来。

  正好前段时间用了大量的堆肥,腾出来两条堆沟。

  苜蓿割下来后,放进堆沟,两头上面全部封死,让它们进行厌氧发酵,便是简单的青贮饲料处理方法。刘昌郝又说:“割完后,遇落雨天,须及时追肥。”

  一般这时落雨天不多,不过落雨了,虽没有夏雨雨量大,时间会有些绵长。家里人多,能抢在落雨时,将堆肥全部撒下去。以前刘昌郝也说过,若是苜蓿长起来,每年能收割两到三年,每收割一次,得及时追肥。但收割不是为了青饲料,而是为了绿肥。

  以前朱三说许多牡丹爱洁,李店主也说过类似的话。

  刘昌郝解释了,然看到刘昌郝施肥,也将朱三看傻了眼。爱洁……爱鬼的洁!无他,事实胜于雄辨,刘昌郝施了惊人的肥料下去,还是没有用基质的,虽然接头死了不少,然只要活着的,长势都非常好。

  张德奎说:“少东家,似乎孙岭村挖的山塘很大。”

  “必然,越大越好。”

  由于需要悬差,山塘太深了不管用,如刘昌郝家的山塘,最底部五分之一的深度,是“底水”非是灌溉水,没悬差了。还有平整坡地,将许多高土坡大土坡的泥运到蓄水塘,以下降坡田的高度。深度用不上,只好用面积来弥补。

  黑水河近似季节性河流,诸溪更多是季节性山溪,汛期时水用不上,全白流向惠民河,但这时惠民河也嫌水太多。若是山塘足够大,汛期便能最大限度地将水截住。

  其道理不用刘昌郝解释。

  关键是人力,孙岭村也有近九十户人家,男女老少一起上,似乎能抽出两百余人,然而那家没有农活?动工以后,平均每天连一百人都不足,想山塘足够大,得修到那一年?

  或者劳力充足,都不必挖山塘,刘昌郝所指的那段载水处,悬差足够地高,或如刘昌郝所想,以山为堤,以壑为堰,虽然面积可能不足两百亩,然蓄水量则能增加两倍多,且连山滩都能得到灌溉。

  “勿用管他们,”刘昌郝说,他不恶,都是乡亲,希望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可孙岭村以前做法太霸道,让刘昌郝很不舒服。

  开始播撒红花草。

  朱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