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河东河东(三)
  总之,因为反对的人多,便僵持下来。

  王安石回来,他也是欲“下大棋”者,便说:“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七月十八,也就是大前天,宋朝正式与契丹议黄嵬山,似有割让之意。

  它真的不能割让,许多人又开始纷纷反对,也迅速流传到市井里,让朱三听到,不过有的朱三也未听到,如王安石那句话。

  海上之盟前,两国边境总体上比较平静,刘昌郝便疏忽了这件事。朱三说起,刘昌郝也想起来,他记得的还没有朱三打听来的多,不过知道宋朝最后割让了黄嵬山七百里(周长,数千平公里)之地给了契丹。也知道王安石曾经说过将欲取之,必姑与之的话。

  其想法是宋朝眼下最好不要与契丹翻目成仇,已经拿下了熙河路,对西夏形成三路包围之势。等它完全安定下来,朝廷财政进一步宽裕,便可用兵西夏。

  平灭西夏,再无后顾之忧,则可用兵北方,收复燕云十六州。

  理想有多丰满,现实有多骨感……

  “是乃割让。”刘昌郝随意说道,忽然他怔住。

  这个表情将朱三吓了一大跳,开封虽好,特别是漕运超级发达,造就了一个繁华无比的大都市,但其弱点也明显,无险可守,他问:“刘有宁,契丹会入侵?”

  刘昌郝摇摇头,契丹不会入侵,但有另一个种族会入侵。

  是不是这个保卫河东呢?若是,保卫河北是怎么一回事?

  “三郎,勿用管它,你们还有许多事要做。”

  基质运回来,鞭炮也不太麻烦,主要是接穗。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去年没有人防备,故让你们随意窍枝,然今年必有花圃主人知晓,或有更多冲突。”

  朱三与方波额首,这是不知道刘昌郝已经接活了一半接头,若是知道,不是冲突,可能直接安排人殴打他们了。

  “不仅须小心,亦有姚黄,其成活率更低,你们继续去姚家,不能窍,直接购买其枝,然不能言已接活,须对其主人说,我们不信接不活……”

  我们是在赌气接姚黄,用之麻痹姚家。

  当然,这只能用一次,明年不能用了,不但不能用,也不能窍了。不过到了明年,也用不着窍,自家便有许多合适的接穗。但今年须继续窍,它们不能看成接穗,应当看成母本,母本越多,以后才便于改良。

  “且有芍药根。”

  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