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河东河东(二)
/>   谢四娘有些欣慰:“昌郝,京城的人皆说他人家瓜皆没我家瓜甜。”

  她所说的他人家瓜,不是普通甜瓜,而是五色瓜。

  “阿娘,五色瓜才上市,故与我家瓜悬差大。”

  但就是现在,两种瓜悬差依然比较大,不仅是种植方法,还有天气。虽这时更热,昼夜温差变小了。想要瓜甜,进入成熟期后,必须控水,现在正是雨季,又是露天爬蔓瓜,谁有办法能控水?

  天热,刘昌郝每天看日头,若是太阳烈,吃过中饭时,便休息大半个时辰再干活,还让妇女煮好一桶桶绿豆汤,只是没有放糖,而是放了少许盐。渴了不准喝凉生水,只能喝绿豆汤,不但能补充盐分,还能去署。因此天热了,还有不少人能干活,多时,包括刘家的客户,能有七百多人在开工。

  人多,进度便快。

  七月中旬,坡地渐渐平整出来。

  刘昌郝开始分出大部人手挖山塘,这回山塘更加狭长,一直通达孙岭村那边的坡地。但与原来的山塘不同,临近坡地一边的塘堤坡度与原先的差不多,但临近山滩的那边,刘昌郝有意挖了许多山滩,让这边有意形成一个坡度更小的塘壁。

  锦绣,不一定非得种花,逼死刘昌郝也没办法于“西坡”种出一万亩面积的花,据刘昌郝推测,其还是以观赏为主。当然,水面观赏也未必是荷花,形成更小的坡度,便能载种更多的菰菖,形成一个小型的伪湿地,吸引更多的鸟儿到来,也能算是一种锦绣。这一改变,未来这个新山塘若是蓄满水,水面积能达到六十多亩,不过容积仅是原山塘的一点三四倍左右。

  朱三找到刘昌郝,看着这一大片耕地,都惊呆了。

  另个时空,刘昌郝家门口就有一口塘,约两三亩大,但在小时候,他一直以为得有五六亩面积。

  一样的道理,之前朱三来看时,坡地未平整,只说好多田,然而现在平整出现,立时变得壮观,若是有能力,将它们改为水面,会更加壮阔。实际面积是不变的,这是前后景观的不同,使得眼睛产生了错觉。

  反正刘昌郝请了许多客户,刘家的地越多越好,他卖弄地说:“刘有宁,你没有想到乃是我最先回来。”

  刘昌郝:……

  为什么朱三这行最远,反而最先回来,主要是汴水。

  虽是逆流而上,开封与长江能有多大的水位落差?所谓的逆流几乎可以忽视不计。

  其次是风,不一定会刮东南风,然刮西南风时,能利用侧风,继续借助风力。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