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鞭贵
��如何轰动。若你今去京城,必被无数红倌人捧为上宾。”

  “我不是柳三变。”

  “说错了,说错了,”朱三立即改口,柳永用词换笑,固然被青楼女子传为佳话,作为正统的上流阶层,对此未必赞成:“刘有宁,若君无才情,鞭炮销量会少七成。”

  七成?

  刘昌郝想了一下,说不定真有这个可能。

  但这首诗引起轰动,也得亏鞭炮。虽然诗词让鞭炮销量激增,同样的,正因为有了鞭炮,才将这些诗词送入千家万户,进入千万人眼里。《临安春雨初霁》引起如此大的轰动,不仅是这首诗的本身,还有前面三字经、水调歌头等诗词的积累,加上这首诗确实写的好,厚积薄发起来。诗词让鞭炮变得好卖,鞭炮同样迅速的捧起这些诗词的名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才是最正确的诠释。

  “刘有宁,京城士子有一问,你为何仅作节日诗词?”

  诗词题材覆盖的范围太广了,不仅有节日,抒情、送别、酬和、四季、山水、天气、人物、人生、生活、动物、植物、食物、居住、行旅等等。

  但这一问,有一个隐隐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