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花灯

  刘昌郝又说今年用工天数更多,于是村里的风风雨雨,与薛勇再无半点关系。

  “你家鞭炮何时开工?”

  “二月吧,不会误你家桑活。”

  蚕桑也累人,蚕要人照料,采桑更需大量的人工。不过刘昌郝将清明与端午鞭炮是放在一起做的,正好抢在桑蚕忙碌之前。

  “今年你家的花会不会开?”

  “去年新移,我本欲春天至时,剪去所有花芽,然恐阿娘担扰,每株仅留两朵。”

  刘昌郝说的不是菊花,菊花一岁一枯荣,虽需修剪,但不至于到不让它开花的地步。他与薛勇所说的乃是牡丹与芍药,甚至薛勇指的仅是牡丹。牡丹是什么样子,村子里有许多牡丹的传说,但从未见过。既然这些大株开始长出叶芽,说明它们渐渐成活,也能开花。

  “果多伤果树,花多亦伤花株?”

  刘昌郝点点头。

  回到家后,刘昌郝拿出四首诗词:“二郎,你将它雕成石版。”

  “京城无数士子正欲期盼也。”

  是有人期盼、好奇刘昌郝清明与端午玩出什么花样,但不会是无数士子,伍贵又看着四首诗词,说:“刘有宁,然不及水调歌头。”

  刘昌郝差点让他咽着,不要说将题材拘限于清明端午,不拘限于清明端午,古今往来,能有多少诗词胜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其实这四首诗词里,有三首也算得上极品,或者说,从这三首中,随便拿出一首,都能将京城九成九士子压得头抬不起来。

  过了一会,刘昌郝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也无力作出诸多佳品。”

  “亦是,亦是,我是一首也作不出来。”

  刘昌郝睁大眼睛,差点说,让你谈买卖行,写诗词,你一辈子也休想写出与我抄来相媲美的诗词!

  “你雕好后,将其持之,与诸店交易,或可多得契单,然嘱其务必守密,客人期盼越重,到时越是畅销。”刘昌郝说完心想,我这不是卖鞭炮,而是在卖诗词……

  伍贵却十分赞同:“必须如此。”

  晚上,刘昌郝将十盏花灯拿出来,没地方挂,于是自家门口挂上五盏,小叔家门口挂上五盏。

  刘梁村整个村子的人都来看花灯,但刘昌郝望着两家门口,怎么看怎么古怪。朱三他们买来的花灯是很漂亮,各有各的造型,单独挂一两盏也许还不错,十盏挂着,一点儿也不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