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初见
�媚之媚,乃是眉毛之眉。”

  就是一个名字……刘昌郝啼笑皆非地说:“苏娘子,汝好,吾叫刘昌郝,字有宁,汝可呼吾刘昌郝或刘有宁。”

  “其是吾家五妹。”

  “二哥,汝看予,与其谁美丽?”苏眉儿与刘昌郝站在一起说。

  这个问题……那有大男人用美丽来形容的,韦小二跟在后面忍不住窍笑,刘昌郝脸上都生起一道道黑线。

  苏姓青年连忙扯开话题:“五妹,莫胡闹,想想售鞭炮者,刘有宁高风亮节,唯有尊重之,容不得亵慢。”

  “售鞭炮者?”

  “不知是谁售之,此人将他人所作之令,拿来裱印于鞭炮之上,作贾物售卖,此支《水调歌头》几乃千古绝令,岂能如此亵渎?”

  争议竟如此之大,刘昌郝只好说道:“鞭炮乃吾所制,此令亦乃吾所作,吾为何不能将其裱印于鞭炮之上。”

  都到了这时候,也没有传来大苏的消息,而且大苏于秋天也从杭州调任密州,不在岭南,那么大苏应当还没有写出来,自己也能冒认。

  “鞭炮乃是汝所制?”苏姓青年讶然问。

  “刘有宁,吾竟从事商贾行当?”小姑娘问。

  “停,停,听吾说。家父三年前担任衙前于惠民河押粮,船翻人亡。家母体弱多病,将家业交于吾叔看管,将吾带于县城求学养病,然被歹人钻其空子,使吾叔父背井离乡,生死不明,吾家产亦险些被夺,故吾著三字经,一为蒙学,二不自量力试图以此扭转日下之世风。”

  “七月变故,知县杖吾,使吾手亦受伤,三字经乃请吾同窗抄写,才拿至书坊发行,吾亦不敢居于县城,被迫返乡,然君观吾,能作何农活?”刘昌郝指了指自己的小身板,不过这年龄身体长起来也比较快,加上伙食跟上,刘昌郝感到自己下半年似乎又长高了一点,然而还是弱不禁风的样子。

  “家母病弱,吾文弱,还有一年幼妹妹,吾不作营生,一家人何以得活?”

  总不能一家人喝西北风吧,那么我制作鞭炮卖哪里错了?

  “书者乃蒙学也,吾欲得润笔费,徐家必售贵,吾不得润笔费,徐家会贱售也,购者亦会多,一为营生,一为吾愿,两者有何冲突?”

  “原来如此,刘有宁,其采桑子乃边塞之令乎?”

  “吾未至边塞,然吾家与边塞有缘,吾曾祖以步军都头战死于三川口,吾祖以马军军使战死于定川砦,重阳登高思亲之日,吾便以边塞军士口吻作下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