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石板
; 刘昌郝问:“迟否?”

  “草纸快,五十天足矣,然需即谈,否则会迟矣,”方波说道。

  朱三接着说:“除夕能接几多契单?”

  主要刘昌郝手里没有多少钱,若是钱多,那就尽量多说一点,反正也不易坏,即便余下一些草纸,明年清明前也会用掉,况且后面还有一个端午呢。数量大,也方便谈价格。

  刘昌郝手中经济不足,只好估着数量进行谈判。

  “韩大郎,汝方从京城来,各家鞭炮销售情况如何?”方波问。

  “几已售完,纵剩亦不多。”

  几人又沉思,韩道实所说的不算太好,不够卖才是好消息,也不算太坏,各家剩得多,那才是坏消息。韩道实还说了一件事,因为是新事物,有的店家心比较黑,售价几乎翻了一倍。越贵肯定越不容易卖。可是人家卖什么价,刘昌郝是不能干涉的。

  几个人就着这情况进行估计。

  宋朝节假日很多,官方认可的就有三十多个,有的莫名其妙,如天庆节,天贶节。有的是地区性节日,如寒衣节。民间认可的,举国承认的几个重大节日分别是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与后世已经很仿佛,区别是中秋节,原先这个节日没有多少人重视,熙宁时地位渐渐提高,也只是与重阳节相仿佛,远不及冬至、清明、端午。

  接下来的便是冬至与春节的鞭炮。

  两者是合在一起的,原因是冬至过后渐渐进入隆冬,惠民河会冰封,运输不便。

  冬至节在宋朝很隆重,然而几人皆不乐观,毕竟它是一个很肃杀的节日。上坟放鞭炮,太过超前。

  后面是春节,宋朝春节不叫春节,而叫元旦节,是由一系列节日组成的。

  腊月二十四交年节,醉司命(酒糟祭灶神)、照虚耗(夜晚床下点灯)、诵经咒(有钱请僧道,无钱烧纸币)、扫屋宇、换桃符(多数人是选择大年初一换桃符,交年节换的比较少)、驱摊鬼(朝廷仪礼)、备年货,开始为春节预热。

  接着是除夕,正月初一到初三是元旦节,初三又是官方法定的天庆节,正月初七则是官方法定的人日节,正月初十则是隆重的立春节,正月十四到十八则是最热闹的元宵节。

  从除夕开始,整个春节一直会持续到正月十八,整整十九天!

  不提其漫长、热闹、隆重,就说除夕,按照宋朝风俗,从天一黑便开始烧竹子,许多人家一直烧到凌晨元旦开门迎新岁,没有钱的那只好天黑烧一回,随后候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