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肥料之王
��过许多作物需要轮作,特别是瓜类,明年能拿出三百余亩地种甜瓜,后年呢?刘昌郝心中还有一个庞大的计划,一旦执行,则会顺便渐渐将这口塘平整掉。

  但刘梁村多数人仍看不好刘昌郝新山塘计划。

  因为修路,劳力不足,刘昌郝又去了牛岭寨与后山村请了一些人过来干活,往西去还有一些村落,许多与棘岭寨一样,很是贫穷,不过太远了,来回会耽搁许多时间,刘昌郝没有请。路修好了,秋收也正式降临,包括几个瓦匠与木匠也放下手中活计,回家忙着秋收,劳力仍不足。

  刘昌郝只好带着大伙先买肥料,先是李阔海家的油饼,买了一千余石,外加几十贯桐油,凑成了一百缗钱,运了回来。

  路未修好之前,刘梁村有车,只能拉五六石,上坡与不好的路段,仍需两人,一人拉一人推。

  刘昌郝将木匠请回家,第一件事便是打造那十九口木箱,第二件事便是造车。

  前后打造了十辆大车,能拉十余石货物,拉货时需两人,一人前面拉,一人后面推,不过与刘梁村先前的车子相比,载货量不仅提高了两倍,效率也高了。

  刘家这车子还不算大的,京城有一种大型太平车,前系二十头驴或骡或五七头牛,后又系两头驴骡,以便下坡时令其倒锤车,使车缓行,这种车能载重几十石,甚至一万多斤重的大木料。

  油饼数量多,刘昌郝依然去村里请人帮忙,也没有刻意请某家人,反正就这些货物,带人带车过来,拉完了,一人给六十文钱。没有人与钱赌气的,几十辆车子,不过三四趟便拉到刘昌郝家地头。

  刘昌郝又带着大伙将它们发酵,与上回一样,区别就是这次油饼数量多了十倍。接着继续雇船,但这回比较难雇船了。油饼只要没有发酵过头,味道不难闻,马粪不是人粪,可终是粪,多数船家不愿意运,那只好加钱,最终雇了八艘船,都是五六百石的“大船”。

  刘昌郝带着十几个劳力上船,去了长葛马场。

  来到马场,找到管事的官吏,递了几贯钱,连便钱务的胥吏都变着法子捞好处,况且是马场,这是必须的。

  并且对此,刘昌郝门槛儿门清。马粪有干有潮,一担干马粪能相当于两担潮马粪,秦瓦匠他们刻意带着大筐来挑,又专门挑干马粪挑,主事的拿到了好处,便当作看不到,临了,还主动送了两百余担给刘昌郝。

  明明买了两千余担,实际是多少,刘昌郝也搞不清楚,反正肯定超过五千石,导致八艘船全部严重超载,各个船主抗议,确实超载成这样,航行也不安全,然而在这里,刘昌郝上哪儿再雇船,只好又加钱。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