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真的种
�置放饼肥。

  刘昌郝用手摸了摸,还是有些温热,说明饼肥没有发酵好,那只好在饼肥上继续放碎土。

  朱三皱了皱眉头说:“刘小郎,牡丹各不相同,许多牡丹不喜肥。”

  “说法何来?”

  “吾在洛阳听一说法,洛阳城中亦有人接头姚黄,然多施粪壤,不知其本出于高山之中,性洁也,故接头多败,即开花,花亦不及姚庄之美,数岁才能开一次。”

  “哈哈哈,”刘昌郝又是大笑。

  山石上是能长牡丹的。

  如巢湖银屏山上那株牡丹,就长在峭崖陡壁上,据说有千年历史,既不长大,又不缩小,还能预报天气,于是一到花开时,观者如潮。姚黄的母本,大约与之类似。

  然而它虽能在石壁上生长,却不代表着它不喜肥,相反,牡丹是一种超级喜肥的花卉。或如巢湖那株神奇牡丹,神奇的是它的种种传说以及长寿,然而作为花卉本身,它开出的花并不大。

  “为何洛阳城中有如此说法?”

  “吾亦不知也,仅知始至今日,洛阳城中窍取花枝嫁接之家不为少数,然成功者仅数家。”

  说不定这种爱洁的说法,便是姚家故意放出去误导其他人的。连粪壤都不能施用,不要说姚黄,什么牡丹也种不好。不过也不好说,不仅是朱三他们听到这说法,在京城李氏花行,李店主与他谈论牡丹的时候,也说过其生性爱洁。难道宋人种牡丹一直在误区里?又不似,不然朱三也不会说洛阳种牡丹喜用粪壤,这个粪壤肯定没有科学处理,但却能证明,洛阳人已经发现了牡丹喜肥的特性。

  那么这个生性爱洁的说法,是怎么传出来的?

  或者看到许多野牡丹生于荒山野岭之中,多数人以为它性爱洁。

  种花人又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观察,却发现它喜肥。

  这才有了朱三的说法,有的品种喜肥,有的品种爱洁,但问朱三能否确定哪些品种爱洁,朱三也说不清楚。

  刘昌郝想了一会没有想懂,因为各家种花人将其技术敝帚自珍,不要说想,即便刘昌郝去了洛阳问,同样地也问不清楚。

  那就不想了,看到准备得差不多,刘昌郝开始回家将箱子搬出来,正式嫁接。

  切口得重新用快剪剪掉,还有接口,捆扎,都有严格的要求。

  先是刘昌郝亲自做示范,虽然他手也不熟练,但理论是能跟上去的。做了示范,让其他人操作,刘昌郝站在边上手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