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山塘
  “月季花……”月季花刺多,仍防不了贼,不过刘昌郝随后做了解释。这片岗陵虽没有什么大山,然而广大而贫瘠,一直延伸到中牟西南角、郑州境内,也长着许多带棘刺的灌木。

  只要稍给一些钱,便会有人替刘家将它们挖来,用棘树与月季花组成两道棘墙,将刘家的田地围起,派人轮流守夜,偷的人就会少。

  这仅是小事,下面的才是正事。

  庄稼收割后,刘家只有两头牛是不够的,还要雇几头牛,将所有旱地翻耕出来酥冻,一个冬天冻下来,大多数草根与害虫会被冻死,土壤也会更融透,来年作物能扎得更深,吸收到更多的养分。

  刘父与小叔比较好说话,许多地让租户几乎给种死掉,不但要翻耕,还要深耕,因此刘昌郝又设计了一种重犁。

  “大伙看看需改进否,定型后,庄叔父,汝将桥修好,则要着手打造此两台重犁。”

  刘昌郝说着,拿出一张图纸。

  犁的种类有很多,如地犁、单犁、手犁、深松犁、水田犁等,或者分为铧式犁、圆盘犁、旋转犁。中国古代多是直辕铧式犁,唐朝出现了曲辕铧式犁,它的出现几乎是一场农业革命。但就是曲辕铧犁本身,也有许多种类,有的适合旱田,有的适合水田,有的适合山区的梯田,还有人力拉的曲辕犁,造型皆不一。

  欧洲那边早先则多是扒犁,然后出现了轮式重犁,对于欧洲来说,也是一场农业革命。

  但轮式重犁适用于草地与低洼地,不适合于刘家这种旱田,刘昌郝改成了重型铧犁,下面由三台重铧组成的铁铧组,这个需要请铁匠打造了,上面是用木头打造的立体三角直辕,须五到六头牛拉,然而耕深能达到50-60厘米。

  “好古怪的犁。”

  犁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会有许多许多的“古怪”。

  武平抄了一把泥土说:“少东家,地力极弱。”

  刘昌郝苦笑。

  大伙眼下所在的还是低旱地呢,到了前面高旱地地力会更弱。

  所以肥料是为关键。

  其实地力不弱,想要种好瓜种好花,也要准备许多肥料,区别就是多少问题。

  大伙来到那个废弃的山塘。

  “儿,不行哪。”谢氏立即说,不是她拖后腿,当年鲁氏为了挖这个山塘可是花了很多心血的,最后却失败了。

  “阿娘,当年大母失败,一为请人舍不得,工程量跟不上,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