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牙人
msp; 刘昌郝看到梁小乙不在,说:“吾有一个同学,其父是花农,吾亦读过许多种花书。”

  能进宋夫子私塾读书的学子,家里情况都还可以,当然,各家的情况皆不一样,像刘昌郝与他几个好同学的家庭仅是在温饱与小康之间徘徊,还有一些同学家庭已经正式达到小康,甚至逼近大康,那些同学就不是刘昌郝一路子了,以前身内向的性格,平时更不可能玩在一起。

  各家进入的行业也不一样,可就没有一户人家是种花谋生的。

  这也是无奈,不撒谎,几个表叔马上会全部反对。

  “人家是种花的,岂会教汝窍门!”

  “早先吾已有此想法,其家人亦想不到吾计划种花,以为吾年少,吾问,其亦答之。叔父,吾欲委托汝,替吾家找一可靠牙人。”

  宋朝有三大让人痛恨的群体,幹人、讼师、牙人。

  名声最不好听的是讼师。

  其次是幹人,花谷久养的那个帮闲徐三哥子,就是一名幹人。

  牙人居末,相当于中介人、经济人,不过用得不好就是各种坑,所以刘昌郝看看鲁家能不能找一个熟悉的牙人。

  熟人也会坑熟人,但只要给了足够的金钱,最少比自己请不认识的牙人好得多。

  想养花,必须买花种或母株,刘昌郝岁数小,得请一个牙人谈价钱。

  二表叔说:“巧了,西边朱庄即有一人从事牙人行当,且似花木交易。“

  “朱三?”三表叔也想起来了。

  “是其也。”

  “朱三已搬于城中居住。”

  “其尚有几兄弟在朱庄,吃过晚饭吾去问问。”

  朱庄离鲁庄不远,刘昌郝还没有睡下,二表叔就从朱庄回来,没有带来朱三,但带回来朱三家在京城的地址。

  “谢过二叔父。”刘昌郝心里却在说,终于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