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苗苗
商品里确实藏着许多商机,但绝非他玩得转的,况且还有十几天就是下一个月,又要滚出更多的利息。

  “那厮,汝说何,想找揍?”梁小乙举起拳头对人一喝道。

  宋朝到这时候人烟已经非常稠密,也只是相对于前面的朝代而言是稠密的,弄不好现在整个宋朝人口只比河南省多一点点。

  尉氏县城一千来户人家,说它小也不小,说它大也不大,花家的设套,李家的提亲,知县的杖打,使刘昌郝成了这几天城里老百姓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加上他这张“绝世容颜”太容易辨认,许多人一眼就认出刘昌郝来。

  对于刘家的遭遇,有不少人抱着同情心理的,也有极少数人幸灾乐祸,说话还特难听,梁小乙听怒了。

  刘昌郝连忙拉住他,此时刘昌郝还不能完全了解现在的各种情况,在他隐约的记忆里,梁小乙与他自幼关系就十分要好,某些方面不亚于他的父亲与刘昌郝以前父亲的关系。

  小时候刘昌郝比较瘦弱,李庄私塾里的小伙伴欺负刘昌郝,梁小乙立马出面替刘昌郝讨公道揍别的孩子。即便搬到县城来读书,梁小乙一年也由他父亲带着来看望三四回。

  村子里碾压豆麦的石磙子足足有一百多斤重,能让他两手举起来。石磙子不像杠铃,甚至比鼎还要难举,可见梁小乙的力气有多大。然而这是在县城,弄不好你与他比拳头时,他与你说律法,你与他说律法时他与你比后台。大街后面县衙里那个昏庸的知县,有理也说不清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梁小乙仍不服气,刘昌郝说:“我们回去。”

  回到家,刘昌郝小妹苗苗怯怯地看着刘昌郝。

  已经回不去了,刘昌郝认真的回想着前身那些残存的记忆。

  谢氏的娘家是中牟县的,离刘梁村有十几里路。谢氏从小聪明懂事,长相又美丽……实际就是相貌了,刚刚及笄就有许多人上门求亲。

  刘昌郝祖母性格有些强,包括娶儿媳妇也要娶最好的,便托媒人上门提亲,最后出了许多聘礼,才将谢氏迎进门。

  谢氏长相是很美,可是很瘦弱。

  她嫁到刘家才十四岁,生下刘昌郝才十六岁,是虚十六岁!

  在宋朝这年岁数成亲生子也不罕见,关键谢氏那个时候身体还没有完全发育好,骨盆也没有完全撑开,人又长得瘦,虽然将刘昌郝生了下来,谢氏大吐血一回,差一点一尸两命。

  刘昌郝还有一个二妹,身体也不大好,小时候时常生病,算命先生瞎扯了一番,正好刘昌郝四叔父与四婶结婚两年没有动静,于是刘父听信了算命先生的话,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