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貌美如花
emsp;这时代农活更累人,谢氏身体一直不大好,丈夫过世,心情悲郁,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自己”还有一个小叔,那时小叔还是不错的,他对刘母说,嫂嫂,狗子在读书,李庄那位学究(乡村教师)才学有限,又贪财,你不如带着侄儿进城,去城里的私塾读书,万一能中一个举子也让刘家有一个功名。

  你再将家里的地租给别人,我平时替你照料着。你手巧,进城后能做点针线活,这样收入不少些,对你身体也有帮助。

  狗子是刘昌郝的乳名。

  儿子没有长大成人,女儿出生没多久,谢氏也害怕自己倒下去,两个孩子以后就成了孤儿,同意了小叔子的建议。

  刘昌郝的小叔起初是很好的,不但照看着刘昌郝家的地,还时不时跑到县城看望嫂嫂与侄儿,颇是辛苦。

  不知因为什么缘故,大约在去年年末或今年年初,刘昌郝小叔忽然迷上赌博,先是输光了自己的家产,又借了城里大官人花谷久的高利贷。

  还不起了,在花家家仆逼迫下带着一张欠条找到刘母,刘母不识字也不会想到这几年劳苦功高的小叔子会害他们母子,便在欠条上按了手印,随后刘昌郝小叔因为羞愧带着家人逃之夭夭,逃到哪里现在大伙儿也不清楚。

  花家拿到欠条后开始没有动作,刘母也不知道,还是刘昌郝的义父来到县城说的,才知道小叔子的家产包括房子、两百来亩地、一大一小两个小土岗,全部被城里的花大官人接管,刘母隐隐感到有些猫腻,可是一打听,花大官人有一个弟弟,好像是京城一户很尊贵人家的帮闲,无人敢惹。

  刘母只好忍气吞声让四爷爷四叔父管理自己的家产,返回到城中,但她没有想到还有一张可怕的契约。前段时间花家派来两个帮闲,拿着欠条向刘母要债。

  欠条上写着刘昌郝小叔借了花家两百贯钱,月息四分,并且是回利(利滚利)。刘家兄弟已经分了家,本来与刘昌郝母子无关,可欠条上清楚地写着刘母做了刘昌郝小叔借钱的担保人。若是刘昌郝小叔还不起,就由刘昌郝母亲来还,刘昌郝母亲还不起,只能用刘昌郝母子手中的家产来抵押。

  更可怕的是这张契约书已经过了六个月,利滚利便成了一千九百多贯。

  一个偏僻农村的“上户”,哪能拿得出两千贯钱。刘家诸多亲戚好友奔走想办法,城里的另一个大户人家李大官人也来凑热闹,他请了一个媒婆,对刘母说只要你儿子娶了我家的女儿,我替你家化解这个危机。

  李大官人是沙陀人,性格剽悍,在尉氏有着很高的威望,然而李家这个小娘子似乎有严重的返祖现象,长得五大三粗,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