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赞歌(3)
不久,就被人民联合起来推翻了。新建立的政府体制,人们称它为——

  “巴黎公社”。

  ……

  这之后的事情自然与胡二道并没有什么掺和。

  他在思索是要前往“雾都”……还是回到“西西里”。

  在简陋的乡村旅店里,油灯昏黄,胡二道提笔不带一丝停顿地写出了一封信。

  “给我的好友:西蒙·科扎特。”

  信扉如是写着,用上浆水封好,在信封正面粘上邮局新发行的邮票。

  胡二道也不是在游习欧洲的一开始就是这身流浪画家打扮的,在法国西北部的一个城镇内,他遇见了一个年轻军人——马口铁工匠的儿子。

  这位服役多年的年轻人给他看了他闲暇时的作画,那种纯朴而天然、满是想象力的画风打动了年轻的游习者。

  “除了自然之外,我没有老师。”

  年轻的军人叫“亨利·卢梭”,一个自学画法、仅凭灵感的天才画家。

  胡二道跟着这位年轻的业余画家旁观了几日,这梦幻而纯净的笔锋让胡二道燃起了对于绘画的兴趣。

  在了解基本画法后,他背起行囊,以流浪画家的姿态游走各国写生,依靠感悟来研磨画技。

  所以,在做下决定后,他前往了跨越海峡的另一个岛岸上的国家。

  他预计在这个世界回到意大利前的最后一站。

  在上半个世纪(后来因为美国的横空出世,地位受损)有着名副其实的“日不落”之称的帝国——英国。

  因为有着全年西风的吹拂,来自大西洋的海风带着水汽降临整个岛屿,英国整年都是湿润的。

  其中,伦敦,身为这个国家的国际性名片,更是常常弥漫起湿润的雾——也因此有了“雾都”之称。

  因为1856年伦敦霍乱流行的调查结果,这座城市的公共卫生已经肉眼可见干净整洁了不少。

  如果还是之前随意将垃圾脏污排泄物倒入水沟臭气熏天的市容,那胡二道在做选择的时候可能会毫不犹豫选择西西里。

  毕竟农民还是比市民淳朴来的。

  而且,很有趣的一点是,就在两年前,英国政府在伦敦首先设立了交通信号灯。

  ——这一需求的变现足以说明市民生活的富足。

 &emsp